匪首見手下人心渙散,惱羞成怒,下令加強戒備,甚至殺害了幾名想要投降的匪眾。
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其他匪眾。
燕青抓住時機,下令發起總攻。
部隊從各個山口同時進攻,聯防隊則在山下呐喊助威,製造聲勢。
匪幫內部早已混亂,麵對大乾軍的猛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匪首試圖突圍,被燕青親自率軍攔截,當場梟首。
短短十日,天目山匪幫便土崩瓦解,三百餘名被脅迫的匪眾主動繳械,不僅如此,部隊還順帶清除了周邊地區盤踞多年的山賊、湖匪。
當燕青率領部隊離開天目山時,周邊百姓紛紛湧上街頭,敲鑼打鼓,送來了糧食。
天目山剿匪戰的勝利,不僅重創了摩尼教殘餘勢力,更讓兩浙路的治安得到質的改善。
福建路的剿匪行動,因海岸線漫長、內河密布、山多地少,呈現出與兩浙路不同的特點,匪患多集中在沿海港口與閩江等內河沿線,且多為出則海匪,入則河匪,上山成賊的混合模式。
針對這一情況,盧俊義決定以海軍為主力,陸軍配合,開展全域清剿。
阮小二率領海軍船隊,肩負起沿海巡航、內河清剿的雙重任務。
在沿海,船隊沿著福州、泉州、漳州的海岸線巡航,每到一處港口,便與當地官員合作,組織漁民成立護港隊。
護港隊成員熟悉海上情況,不僅能協助海軍監測海匪動向,還能在海匪登陸時第一時間抵抗,為海軍部隊爭取時間。
在泉州灣,海匪最為猖獗,他們不僅搶劫過往商船,還多次登陸劫掠沿海村莊,甚至綁架百姓索要贖金。
泉州灣的海風帶著鹹腥,吹在阮小二的臉上,他手中攥著一份關於海匪的情報,眉頭卻漸漸舒展。
這份情報顯示,這股海匪,雖人數眾多、船隻靈活,卻有一個致命弱點,貪婪。
他們每次劫掠,必選滿載貨物的商船,且從不放棄任何一艘可能有油水的船隻。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給他們設個肥肉陷阱!”
阮小二召集麾下將領,拍著案台上的海圖,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計劃的核心,是“以假誘真”。
阮小二從泉州港挑選了一艘最常見的商船,船艙內,卻沒有真正的貴重貨物,而是堆滿了稻草,上麵蓋著壓艙石,營造出滿載的假象。
他還挑選了二十名經驗豐富的海軍戰士,化裝成商船船員,負責操控船隻、傳遞信號。
這些戰士不僅熟悉水性,還配備了短刀與信號彈,既能應對突發情況,又能在關鍵時刻向埋伏的船隊發出信號。
“商船從泉州港出發,沿著海岸線向東北方向航行,速度要慢,要讓‘海上王’的眼線能看清船上的‘貨物’。”
阮小二指著海圖上的航線,對商船船長叮囑道,“一旦發現匪船,不要驚慌,按照預定路線行駛,隻要發出信號,咱們的船隊很快就到。”
同時,他將麾下的十艘戰船分成兩組,分彆埋伏在泉州灣東側的小墜島與西側的祥芝島附近,這兩處都是商船航線的必經之地,且島嶼周邊海域多暗礁,匪船一旦進入,很難快速撤離。
一切準備就緒後,偽裝商船在清晨時分緩緩駛出泉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