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靈的虛影融入軒轅劍時,華為一道金芒,徑自飛向東辰,“吾乃上古神器,秉承天道規則而生,從來不是任何人的附庸,而屬於三千世界、芸芸眾生。不過,吾可效仿當年認禹王為主之舉,暫時效忠於你,待上京局勢大定時,吾自當回歸天地之間......”
東辰張開雙臂。
軒轅劍帶著無上天道規則,如流星般墜落,卻在觸及他掌心的刹那驟然停滯。
劍身上浮現出禹王的麵容,聲音蒼老卻有力:“持軒轅劍者,當承我誌——非為斬龍,而為護民。唯有如此,方可將神劍之威儘數發揮。”
“我承!”東辰微微一怔,嘶啞吼道。
他將軒轅劍握入掌心,劇烈的疼痛從指尖蔓延至心口,卻有更磅礴的力量反哺而來。
當最後一絲痛楚消失時,他發現自己站在水晶棺上方,手中握著一柄全新的軒轅劍。
劍長三尺三寸,劍身流轉著星河般的光澤,龍紋與星圖交纏,劍脊處刻著八個古字:“天道為骨,護民為魂”。更令他震撼的是,劍身上竟浮現出一行金光小字,竟是以天道密語書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天道規則?”
東辰伸手觸碰劍身,指尖傳來灼燒般的刺痛,卻也清晰地感知到字裡行間的力量。
那不是冷漠,而是一種超越人性的“公”——天地不偏不倚,既不庇佑善,也不懲罰惡;聖人不被私欲左右,既不溺愛民,也不苛責民。
“您看懂了?”
禹王的虛影突然出現在他身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當年我斬九首妖龍時,總以為‘護民’是替天行道。可後來我才明白,天道從不管‘該不該’,它隻在乎天地秩序是否平衡,萬物是否準信該有的規則發展。天地有其獨特的運行規律和法則,當你將自己置身於正邪善惡之外,方能悟得無上大道,獲得大自在。而我終究不過肉體凡胎,無法參透天道本意,殺人並非是替天行道,而是替自己守住‘護民’的執念。”
“倘若‘護民’是執念……”
東辰喉頭發緊,“那我寧願做一個肉體凡胎的凡人,因為值得。”
“值不值得,不是天道判的。”
禹王的虛影抬手,指向劍身上的星圖,“你看這星圖,是鎮北軍八千人的命;這道龍紋,是我斬妖時的血;這行小字,是芸芸眾生對‘公平’的渴望。它們合起來,才是‘天道’。”
話音未落,九首妖龍的妖龍法相終於撕開大陣。
頭顱如黑雲壓頂,嘴裡都噴吐著腐蝕天地的氣息。
東辰握緊軒轅劍,劍身自動發出龍吟,星圖紋路化作實質光牆,將妖龍法相擋在三尺之外。
“來得好!”
東辰大喝一聲,軒轅劍劃破虛空。
這一劍沒有驚天動地的聲勢,卻帶著八千人的執念、禹王的遺誌,以及他對“護民”的理解。
劍氣所過之處,黑霧被淨化成點點熒光——那是妖龍法相中未被汙染的“善”。
“原來……”東辰望著消散的熒光,終於明白禹王為何說“劍斷可以重鑄,人心斷了,就再也圓不回來”。所謂“天地不仁”,不過是天道不偏不倚地記錄著所有善與惡;而“聖人不仁”,是聖人不被私欲蒙蔽,隻守護最本真的“人心”。
“主上!”張鐵牛的聲音從下方傳來。
東辰低頭,看見八千將士正仰頭望著他,他們的眼眶裡不再有幽火,而是泛著與軒轅劍相同的金芒——那是魂魄與神器共鳴的征兆。
“去吧。”禹王的虛影融入軒轅劍,“去該去的地方。記住,你不是在替誰戰鬥,是在替‘自己’守護最珍貴的東西。”
東辰握緊軒轅劍,轉身走向斬龍台。
這一次,他的腳步不再沉重,因為劍中不僅有禹王的遺誌,更有八千鎮北軍的魂魄,以及他對“護民”最深刻的理解。
殿外的風雪停了。
雲層中露出一角藍天,星子比任何時候都要亮。
東辰抬頭,看見軒轅劍的劍身上,星圖紋路正與天上的星辰遙相呼應——那是鎮北軍的魂,是禹王的誌,是他對“天道”最堅定的回答。
“天道沒有終點。”他輕聲說,“但隻要有人記得,有人守著,它就永遠在。”
軒轅劍在他手中輕鳴,像是回應。
喜歡仙途之昆侖神器請大家收藏:()仙途之昆侖神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