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仁的表現怎麼樣?”倪坤轉移話題,問道。
實際上,倪坤並非隻有倪永孝和陳永仁兩個兒子。大兒子倪永忠是位醫生,已被送往國外。二兒子便是倪永孝,而三兒子陳永仁雖為私生子,卻更接近於法律上的排行。四兒子倪永義年紀尚小,才十六歲,倪坤計劃等其成年後再送出國。
在香港,隻需阿孝與阿仁負責倪家事務即可,其餘兩人難以擔此重任。倪坤還有一個女兒,早已出嫁,對她不再過多關注。
如今倪家準備托付給倪永孝和陳永仁,倪坤自然關心後者狀況。“阿仁表現不錯。”倪永孝回答。
至於某些不足之處,他未提及。作為兄長,他始終視阿仁為至親,理應包容。倪坤聽後鬆了口氣,“以後倪家就交給你們兄弟,切勿內鬥。”兄弟失和,再龐大的基業也會毀於一旦。
“父親放心,我懂的。”倪永孝鄭重承諾。得到答複後,倪坤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到羅繼,你打算怎麼處理?”倪坤忽然想起什麼,看向倪永孝問道。
“羅繼……”倪永孝閉目片刻,隨即睜開眼,“父親,我想暫時留他一命。”
“哦?”倪坤略顯驚訝。
羅繼於倪家而言,地位非同小可,幾乎與三叔回合。三叔掌管倪家諸多事務,手下還帶著一幫打手,是名副其實的打手首領。然而不久前,他們得知羅繼竟是警方臥底,而他能加入倪家,還是因三叔引薦,當年羅繼曾救過三叔。
幸好後續調查並未牽連三叔,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倪坤父子原計劃除掉羅繼,但倪永孝改變了主意。
在遊輪上,他曾向蘇子文請教,得到的回答是:“隻要能為己用,何須在意身份?即便是警方臥底又如何?”
受此啟發,倪永孝決定轉變策略。羅繼雖是臥底,卻可間接為己所用,無需直接招攬,隻需通過羅繼傳遞一些虛假信息即可。
倪坤聽後表示讚同,畢竟僅靠清除一人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警方定會再派臥底。“既然如此,不如化敵為友。”
“父親,”倪永孝神色凝重,“我打算對付國華、黑佬和文拯三人。”
這三人實力漸長,已不複從前服從管理的狀態,若任由發展,未來必會脫離掌控另立門戶,這是倪永孝絕不能容忍的。
倪永孝誌向遠大,他渴望掌控更大的權力版圖。
倪永孝年少時曾迷戀電影《教父》,立誌要成為那樣的人物。如今,涉足江湖、處理家族事務的他,對此愈發向往。倪家鼎盛時期有四大頭目:甘地、國華、文拯和黑佬,而韓琛當時隻是個小角色。
甘地出事後,倪家由倪坤掌控,四大頭目減為三大頭目。倪坤有意扶持韓琛,認為他是最忠誠的人選。韓琛上位後,倪家的地盤重新分配,但問題浮現——國華、黑佬和文拯都萌生獨立念頭。
一次聚餐中,國華直言不願再向倪家繳納分成。起初,大家對三七分成並無異議,畢竟每年也有可觀收益。然而,隨著根基穩固,三人逐漸不滿。憑什麼倪家坐享其成?即便他們努力經營,一年數百萬的收入,七成卻要上交。在這個金錢至上的世界,儘管心中不甘,他們也隻能妥協。否則,單憑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對抗整個倪家。
“這幾個人的位置,確實需要調整了。”倪坤聽完後,神色平和地說。
細數起來,除了韓琛外,國華、文拯和黑佬都是倪坤執政時期的老班底。即便最短的,也當了十多年的老大。如今時日已久,他們羽翼漸豐,有了獨立發展的想法。
其實上次國華三人找韓琛吃火鍋拒付費用,是在試探倪家的態度,並非真心拉攏韓琛。若韓琛答應,自然最好;他們隻是想釋放信號,看看倪家如何回應。若是倪家能夠接受,下一步便是斷供,再逐步削弱倪家的力量。但若倪坤或倪永孝有所激烈反應,他們就會暫時退卻。
歸根結底,這隻是試探。
“有您這句話,我就安心了。”倪永孝聽後,露出釋然的笑容。
此前,他雖有此意,卻又擔心父親倪坤不同意。畢竟,國華等人並未顯露出反叛之心,還是一直追隨父親的舊部。萬一倪坤顧念兄弟情誼,阻止行動,他便隻能延後計劃。如今父親表態,他便可放手行事。
……
“你有地皮?”蔣芸芸疑惑地看著蘇子文,“阿文,地皮從哪來的?”
“倪家提供的。”
蘇子文直言相告,未作隱瞞。蔣芸芸本就在江湖中,更是台南幫的雙璧之一,對倪家並無排斥。得知此事後,她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阿文……”
蔣芸芸思索片刻後說道:“如今香江房地產市場形勢不佳,我們貿然入市,可行嗎?”
倪家毫不猶豫地出售地皮,顯然對香江樓市前景缺乏信心。
“彆擔心。”蘇子文自信地笑道,“我對香江未來的樓市狀況了如指掌。”
他所言非虛。即便李超人對樓市再重視,也不及他對未來樓市和房地產業態的了解深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某些細節或許他不清楚,但大局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