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東北長白山深處,白雪皚皚。在一處向陽的緩坡地,從一處地窨子裡鑽出十來個大漢,為首的赫然是洪振海,他們要出去打獵,補充物資。儘管去年10月份之前洪振海儘力存儲糧食物資,但到現在仍然快要斷頓了。好在氣溫現在已經開始升溫,積雪開始融化。洪振海他們想出去碰碰運氣著能否打到一些獵物。
洪振海現在是充分感受了李振華所講的在東北第一要務是生存的含義了。東北的冬天從10月份開始降溫到來年3月份溫度上升,差不多6個月的時間。在最冷的1月份,氣溫零下40度,真是滴水成冰。在這段時間遊擊隊活動範圍受限,各個據點、密營處於分隔狀態。
能熬過這個冬天,主要是不起眼的地窨子的功勞,特戰隊曾試圖建李振華所說的雪屋,但防寒效果達不到李振華所說的保暖效果,後來原東北抗聯戰士提議下建了地窨子。地窨子處在向陽山坡上,其實就是半地下結構的地窩子,地窨子基底鋪墊30厘米厚鬆針隔絕地寒。中層設置火炕煙道傳遞熱量。頂層覆蓋烏拉草編織的保溫層。通過樺樹皮通風管實現空氣循環,並用積雪偽裝入口、屋頂。挖掘z形煙道分散煙氣,並用濕苔蘚過濾煙霧。????
特戰隊采用東北抗聯的經驗用樺樹汁與鬆針茶預防壞血病、夜盲症。用高蹺,滑板、雪橇儘量掩藏行蹤。極端嚴寒之下火種的保存至關重要,失去火源等於死。特戰隊借鑒抗聯《保火條例》,規定丟失火種要受處分。利用抗聯戰士經驗保留火種:製作火絨:將柞樹皮浸泡硝水後捶打晾乾,一點火星就能燃燒半小時。移動火種:用樺樹皮包裹燒紅的木炭,可攜帶8小時不滅。
自去年4月來到東北後,特戰隊通過打擊山區土匪,在山區裡獲得了三十多處山寨,立住了名號,甄彆、收縮了三十多股土匪,人數達到三千餘人。托庇於他們的百姓超過了上萬餘人,這些人主要是失地農民和闖關東失敗的山東人,洪振海安置他們在山寨附近屯墾。他又在山林深處設置了13處密營,通過搜尋東北抗殘部、從土匪和百姓中甄彆,有1500餘人進入密營訓練。
李振華叮囑過洪振海,他們的任務就是隱蔽發展,積蓄力量,沒有具體軍事任務,一切行動圍繞生存進行,儘量避免日軍發現我軍進入東北的痕跡。洪振海也是這樣做的,而且山寨與山寨之間、密營與密營之間儘量避免聯係,要聯係也是原特戰隊員負責。
去年9月份,特戰隊在雞西意外碰到一支抗聯小分隊。當時有10多名鬼子在追擊一隊5個武裝人員,正好被在雞西執行任務的特戰小分隊撞見,特戰小分隊出手消滅鬼子,救下那隊武裝人員。兩部經過交流,特戰隊得知他們也是抗聯殘部,與以往不同的是,該部拒絕了特戰隊的邀請,並非常熱心的讓特戰小分隊加入他們。這種情況非常少見,畢竟此時抗聯各殘部已非常困難,自身都難保。特戰隊有命令不允許加入其他隊伍,自然不可能答應。兩部留下各自的聯絡方式,各自離開。
小分隊回山後向洪振海立即作了彙報,洪振海讓他們繼續與抗聯聯係,特戰小分隊當時報的名號是過江龍。後來特戰小分隊經過多次聯係,得知這支抗聯部隊的首領名叫羅東賢。羅東賢對特戰小分隊也非常熱心,要知道過江龍牡丹江一帶已經打出名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洪振海又將這些情況都向李振華作了彙報,李振華聽到羅東賢這個名字後,想起了金策曾化名羅東賢。他立即讓特戰隊以馮仲雲的名義和抗聯聯係。10月底特戰隊最後一次和抗聯聯係,談到了馮仲雲,抗聯的反應很大,羅東賢表示會和上級聯絡。可惜的是冬季嚴寒來臨,聯絡中斷。
洪振海帶著隊員們在山裡麵打獵,采集樺樹汁,又從臨近山寨搞了一批糧食。安頓好這處密營後,洪振海出發前向北往雞西去了,他希望抗聯還能聯係上。
洪振海一行人帶著電台跋山涉水,終於在4月中旬到達雞西東麵山林裡的密營。詢問密營留守特戰隊員,他得到一好消息:抗聯開春以後,已和他們聯係過二次,似乎非常急切。洪振海大喜,立即命令特戰隊員去去雞西和抗聯聯係。並言如果可行,讓其負責人到密營一趟。
兩天後,密營裡來了一位氣質威嚴的軍人,帶著兩個警衛員,他就是抗聯第五軍軍長周保中。自去年得到馮仲雲的消息後,他就一直在等這一天。開春後周保中從蘇聯秘密潛入東北,聽聞特戰隊要請抗聯負責人前去山裡,他不顧其它同誌的反對,冒險來到特戰隊密營,他與第5軍政委馮仲雲已失聯二年多了。
洪振海也在等待抗聯來人,晉察冀東北工作委員會派人來東北,主要的目的就是尋找抗聯,來東北一年多時間裡,隻是找到了抗聯殘部,主力不知所終。周保中的到來讓洪振海期望起來。兩人相互介紹了身份,洪振海得知來人是抗聯第5軍軍長大喜過望。周保中得知洪振海是隨東北工作委員會而來,也是非常興奮,起初他來是指望能聯係上馮仲雲,沒想到能與中央取得聯絡。抗聯大部隊與中央失去聯係已經5年了。
洪振海與晉察冀東北工作委員特派員取得聯係,通過特派員又與中央取得了直接聯係。一邊的周保中已是淚流滿麵。洪振海退出地窨子,留下周保中與延安總部彙報工作。
通過周保中,延安總部才得知抗聯已退往了蘇聯,人數才700餘人,要知道抗聯在巔峰時曾有3.5萬餘人。軍級乾部除周保中、李兆麟、馮仲雲外,全部犧牲或叛逃。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楊靖宇,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犧牲,第2路軍副總指揮第3軍軍長趙尚誌,1942年2月在鶴崗犧牲,?第7軍軍長陳萊久,1937年3月在饒河縣天津班犧牲,第4軍軍長李延平1938年11月在五常縣犧牲,?第2軍軍長王德泰?1936年11月在撫鬆縣戰鬥中犧牲,??第6軍軍長夏雲傑,1936年11月在湯原縣犧牲,第10軍軍長汪雅臣,1941年1月在五常縣犧牲。
延安總部曾多次詢問蘇聯是否有抗聯的下落,蘇聯卻始終答複我方不知情。總部到現在才知道抗聯殘部已在伯力改編為蘇聯遠東方麵軍獨立第88步兵旅。
喜歡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重生當新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