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諶聽到趙桓的誇獎,心中美滋滋的,保證道:“父皇,兒臣一定會做到的。”
趙桓點頭道:“要做到這一切很難,更要有無數的付出才行。”
趙諶問道:“兒臣不怕困難,要付出什麼呢?”
趙桓徐徐說道:“要做到萬國來朝,四海八荒都插上大宋的龍旗,就必定要做一個明君。你覺得昏君,能辦到嗎?”
“辦不到!”
趙諶搖頭道:“昏君隻會亡國。”
趙桓點頭道:“昏君是什麼樣子,你是親眼見過的,因為你皇祖父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了奇花異石,為了自己的窮奢極欲,致使無數的百姓家破人亡。”
“他喜歡煉丹、天文、繪畫和蹴鞠等,放縱個人的欲望。”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下麵的人都投其所好,就沒有人再去真正做事,就算有做事的也被邊緣化。”
“你祖父什麼都行,唯獨治國不好。”
“這就是昏君的代價,因為昏君在放縱中墮落,在墮落中崩壞,久而久之,天下就亂了。”
趙桓鄭重道:“你要做明君,就不能效仿你祖父,要克製欲望,要時時刻刻想著天下百姓,這是非常困難的路。諶兒,你考慮好了嗎?”
“考慮好了!”
趙諶稚嫩的麵頰滿是堅定,說道:“父皇是明君,兒臣也要做一個明君。兒臣,要向父皇學習。”
趙桓揉了揉趙諶的頭。
這兒子不錯!
爹是渣爹,帶人去了江南拖後腿。兒子卻聽話乖巧,正是能培養的時候。
趙桓一本正經說道:“父皇相信你。”
趙諶聽著趙桓的話,內心更是暖洋洋的,有無窮的動力,他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將來,他要做一個合格的明君。
父子兩人說了會兒,轉到練武的事情上,趙桓囑咐道:“練武可以,騎馬也可以,可是學習不能耽擱。””
“你跟著李綱和楊時好好學習,如果表現好,父皇送你一匹小馬駒,到時候帶著你去踏青遊玩。”
“真的嗎?”
趙諶眸子中有無儘的光彩。
趙桓笑了笑,說道:“朕說話算話,”
趙諶重重的嗯了聲,保證道:“兒臣一定會踏實學習,不讓父皇失望。”
父子聊了許久,趙桓才離開東宮,回了垂拱殿,把李綱和楊時喊來了。
兩人聯袂進入道:“臣李綱楊時),拜見官家。”
趙桓吩咐道:“兩位先生,坐!
李綱和楊時道謝後,都小心翼翼坐下。
趙桓問道:“你們已經給諶兒授課一段時間,覺得怎麼樣?”
李綱一臉的笑容,感慨道:“太子殿下勤奮、聰穎,又不乏吃苦的韌勁兒,非常好。”
楊時正色道:“官家,太子沒什麼缺點,硬要說缺點,就是太勤奮太刻苦太懂事兒。”
“為此,老臣讓太子習武,放鬆些精神,也鍛煉身體。”
“太子和讀書人不一樣,讀書人要精通四書五經,要精通無數的典籍。”
“太子需要的是廣泛涉獵,略懂就行。”
楊時說道:“所以習武強身,放鬆身心,是應該安排的。”
趙桓也是點頭認可。
楊時不愧是搞教育出身的人,不是一味地死板教書,知道怎麼培養孩子。
不愧是曆史上的教育家,培養出無數有才華的人。
趙桓一臉欣慰,讚歎道:“你們都是品德、能力俱佳的老臣,太子交給你們,朕放心了。”
李綱道:“定不負官家厚望。”
楊時說道:“老臣一定全力以赴,引導太子踏上正途。”
趙桓又聊了會兒太子的事情,楊時先一步告退,李綱卻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