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既安了李綱的心,又敲打了李孝忠,氣氛緩和過來。
李孝忠善戰,他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
趙桓說道:“李孝忠,你頗有膽略,說說看,該怎麼抵擋即將南下的金人?”
李孝忠不急不緩道:“有官家主戰,李相公在政事堂籌劃,加上種公坐鎮太原府,已經是上下一心。”
“即便金人再度南下,抵抗也不會雜亂無序。”
“隻是在野外作戰,要正麵擊敗金人,很難。因為在野外正麵作戰,金人的鐵浮屠和拐子馬幾乎是無敵的。”
李綱聽到這話,催促道:“困難大家都知道,不必贅述。”
趙桓倒是不急,頗為期待。
李孝忠繼續道:“臣剛才說了金人的情況,要正麵擊敗很難。”
“現如今,地方有很多的義軍,紛紛抵抗金人,實際上都不成規模。故而和金國決戰,不能在北方的門戶真定府,也不能在西路的重鎮太原府。”
“臣建議把金人放進來。”
“比如,在開封府北麵的滑州,或者在黃河兩岸決戰,借助有利地形和金人決戰。”
趙桓眼前一亮。
把金人放進來,是拉長金人的後勤補給,讓金人深入腹地。
這也是趙桓心中的想法。
他也想去真定府打,可是禦駕親征的危險太大,尤其是地方上的忠臣不多,絕大多數是牆頭草,一旦局勢不利就會賣掉趙桓。
為了自己的安全,隻能在開封府附近作戰。
黃河,或者是滑州!
當趙桓對外作戰一次一次的取勝,有了足夠的威望,再禦駕親征不遲。
現在還不行。
趙桓心中更多了期待,繼續道:“太原府是戰略要地,不可能放開。唯一能放開的,也就是東路的真定府。如果任由金人南下,這些地方該怎麼應對呢?”
“很簡單!”
李孝忠笑了笑,回答道:“通知地方義軍,襲擊金人的糧道和後勤補給,避開大戰。”
“金人的大軍南下後,各地的義軍隻需去截斷金人的糧草。當金人主動出擊,義軍又全部撤退,回到城池鎮守。”
“當金人休整,義軍又分成小股兵力,四處襲擾金人,讓他們無法安穩。”
“總之,通過襲擊和擾敵,削弱金人的力量。”
李孝忠沉聲道:“有義軍的策應,縱然金人的大軍南下,也是孤軍,會迫切的想和我們決戰。一旦他們急了,我們就有了破敵的機會。”
趙桓更是眼前一亮。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這是高明策略。
曆史上,李孝忠靠著這樣的策略,才屢屢取勝,以少勝多,讓完顏婁室吃了大虧。
趙桓讚許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這樣的策略,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李孝忠聽得眼前一亮。
他知道怎麼打,卻沒有總結出策略。
聽完趙桓總結出的十六字方針,越是琢磨,越是激動,高呼道:“官家聖明,這十六字方針,真乃用兵的精髓。”
當然是精髓了,這是教員軍事思想的精髓。
趙桓又問道:“說完北方地區的處置,放任金人南下,我們要怎麼應對?”
李孝忠說道:“放任金人南下,臣請官家禦駕親征。”
“不行!”
李綱毫不猶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