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李知凰昨天入宮,更是西夏公主,按理說,趙桓無論如何都應該去玉華殿留宿,得留幾分麵子。
趙桓壓根兒沒去。
沒想到,李知凰沒有放棄,今天竟然親自來了。
趙桓還沒見過李知凰,對李知凰隻有淺顯的認識,那就是此女不是完顏琳那樣出嫁從夫的人。
很有野心。
有野心不是錯,因為生而為人,總有自己的野望和期盼。可是趙桓的身邊,不允許出現野心勃勃,更意圖影響局勢的人出現。
趙桓吩咐道:“先不管,晾著吧。”
周瑾答應了下來,就沒管李知凰的事情,趙桓繼續處理著政務。
又過了兩刻鐘,周瑾進來道:“陛下,龍德宮有消息。”
趙桓問道:“太上皇鬨什麼?”
周瑾搖頭道:“倒也沒有鬨騰,而且太上皇最近也很低調,隻是不斷的尋覓可信的太監,想拉攏人。”
“這幾日,太上皇頻繁打聽康王的消息。老奴是禁止傳遞消息,還是怎麼安排呢?”
趙桓也思考起來。
趙佶和趙構曾經有密談,更給了一封血詔給趙構,讓趙構去江南煽動人造反,要拉起一批人反抗趙桓。
趙佶頻繁打探消息,顯然是為了打聽趙構去江南沒有?
是否可以利用此事呢?
趙桓權衡著,以目前趙佶的能耐,要跳出龍德宮肯定辦不到。除非趙桓主動放水,任由趙佶離開才行。
目前的關鍵,在於江南官商對朝廷的態度,對趙桓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有了這些反饋,趙桓才能做出決斷。
“報!”
恰在此時,有太監進入道:“陛下,太子少傅楊時求見。”
趙桓吩咐道:“傳!”
沒過多久,楊時進入殿內,行禮道:“臣楊時,拜見陛下。”
趙桓笑問道:“楊公有什麼事情?”
楊時回答道:“臣入宮稟報,是為了江南鹽鈔的事情。”
“臣安排人傳下消息,放寬江南鹽鈔的管製,沒有鹽鈔也能販鹽。這是利國利民的的事情,小商販能更活躍,普通百姓能買到好一些的鹽。”
“可是,政令無法貫徹。”
“朝廷的政令,地方官員隻是簡單的宣傳幾句,沒有貫徹安排。江南各路的大鹽商,還封鎖消息,禁止小販售鹽。”
“當地的官商,都指責朝廷胡亂施政。”
“這些既得利益者,和官員勾起來,抵製朝廷的安排。”
楊時氣得吹胡子瞪眼,咬牙道:“老臣恨不得親自去一趟江南各路,把這些人一一處置了。”
趙桓笑問道:“一群商人,竟然敢指責朝廷施政?”
楊時回答道:“主要是當地的商人,和官員勾結很深,導致要放寬對鹽鈔的管控,反而無法推動。”
話鋒一轉,楊時繼續道:“陛下,老臣請求去一趟。”
“不用!”
趙桓笑著搖頭,沉聲道:“江南鹽商的事情,朕自會處置,你不必管。”
楊時欲言又止,最後說道:“臣遵旨。”
楊時又彙報了太子讀書的事情,對太子不吝誇獎,說太子天資聰穎,勤奮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