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湯城和西夏接壤的邊境。
一處山穀林中。
李察哥身披甲胄,枯坐在一塊大石上閉目養神。這一次攻打金湯城,李察哥帶著小股兵力先一步來了山中,剩下的大軍則是化整為零的陸續彙聚。
之所以如此,是擔心大軍一起行動會暴露行蹤。
李察哥閉目養神一會兒,睜眼看向不遠處的仁多明傑,問道:“明傑,還有多少人沒到?”
仁多明傑三十出頭,身材魁梧,很是彪悍,他聽到李察哥喊話,連忙道:“晉王,還有四千餘人沒到。”
仁多明傑不是黨項族,本是吐蕃部族出身。
仁多部落內,曾經出了幾個大將。
其中,仁多洗中是西夏的驍將,隻是和大宋的名將種諤交戰被殺,身死前線。
仁多洗中的大哥仁多保中,曾奉命誅殺西夏權臣梁乙逋,後來統率十萬大軍和宋朝交戰,因為兵敗被免。
李察哥思考一番,回答道:“吩咐下去,儘快完成兵力的集合。”
仁多明傑先是點頭應下,才道:“王爺,末將有些疑問。”
李察哥斜眼一掃,想著仁多明傑也算可造之材,才點頭道:“有什麼疑問?”
仁多明傑心下激動,連忙道:“宋軍的主力部隊去了北方真定府,包括在北方的姚古和種師中所部,都要和南蠻皇帝彙合。”
“我們調集大軍去金湯城,就算宋軍知道也馳援不了。”
“有這樣的優勢,為什麼不光明正大進攻,要偷偷摸摸的化整為零呢?”
“再說攻打金湯城,為什麼不征調更多的兵力呢?”
仁多明傑道:“曾經西夏和南蠻交戰,隨隨便便就是十萬大軍,現在隻有三五萬,這一回也才三萬多人。”
李察哥說道:“大張旗鼓的攻打金湯城,宋朝會提前防備,難以出奇製勝。我們的目標不是打大戰,是突襲拿下金湯城的軍民,脅迫趙桓給滅金雷。”
仁多明傑問道:“兵力呢?”
李察哥解釋道:“咱們大白高國各部落,全民皆兵。一旦遇到生死大戰,至少能召集五十萬的兵力。”
“現在沒到生死關頭,宋朝也沒有主動進攻,國內也有人反對大舉進攻宋朝,動員全國的力量很難。”
“同時大規模的人員調動,也藏不住消息。”
李察哥說道:“唯有取得滅金雷,讓黨項各部及所有大族首領看到希望,才有大規模作戰的契機。”
仁多明傑心悅誠服道:“王爺英明!”
李察哥神情嚴肅,繼續說道:“宋朝新帝登基,國力越來越強。甚至每隔一年,宋朝的變化都很大。能調集的精銳,能動員的力量會越多,以及整合能力會越強。”
“如果這一次宋朝和金國的交戰取勝,南蠻皇帝的威望將無與倫比,那時候一旦他禦駕親征,就不再是十餘萬的大軍,隨便都能達到二三十萬的精兵。”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話語中,李察哥也有一絲的迫切感。
趙佶在的時候,西夏沒有把宋朝放在眼中。
趙桓執政兩年左右,宋朝發生大變化。再過兩三年更難掠其鋒芒,所以他要抓住機會扼住宋朝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