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看著行禮的種師中、姚古,心中歡喜。
有種師中和姚古帶來的軍隊,他的兵力人數暴漲,可以從容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
對種家軍、折家軍和姚家軍等將門世家,趙桓目前是倚重的態度。
這些分布在邊防的各路軍隊,是大宋現階段的根基。
從結構上來說,地方將領長時間不挪窩,會生出各種問題。最好的策略,是隔一段時間要輪流調動,或是調入朝廷,或是調去其他的地方任職。
如此,才不會出現一方獨大的情況。
隻是現階段不能動,要先解決外患,再來慢慢調整內部。
即便將來的調動,主要也是以升遷的方式調走,再安排新的武將去接任。
趙桓收起心中所想,直接道:“你們來得剛好,此次迎戰金國,你們有多少兵力?”
種師中回答道:“陛下,臣帶來了三萬精兵。”
姚古說道:“臣帶了兩萬精兵。”
趙桓問道:“你們的軍隊,現在在哪裡?”
種師中回答道:“回稟陛下,我們的兵力在軍營西南方三十裡外的一處山中,全部隱藏著,避免行蹤暴露。”
姚古補充道:“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出其不意。一旦我們大張旗鼓來,金人肯定更謹慎。藏在後方,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趙桓讚許道:“你們做得很好,有了你們的兵力,咱們就打一個富裕仗。”
種師中問道:“陛下要怎麼打?”
趙桓直接說了金國的計劃,以及三處開戰各個擊破的整體策略。
大體計劃闡述了一遍,趙桓沉聲說道:“接下來的戰事在糧道,在金國大營,也在我們大營。”
“各處戰事的安排,種師中負責伏擊金國糧道的戰事,韓世忠協助。”
“姚古負責攻打金國大營的戰事,李孝忠協助你。”
“其他的兵力,留在大營備戰。”
趙桓看向眾人道:“可有異議?”
種師中一來就有了重任,有了立功的機會,抱拳道:“臣沒有異議。”
姚古道:“俺也一樣。”
大方向的計策定下,趙桓又把韓世忠、李孝忠、楊再興和牛皋等人都喊來,全部布置了一番。
一切安排完,各自行動。
在宋軍調動時,金國的軍隊也迅速的調動。
兩天過去,完顏昌和劉彥宗帶著三萬精兵,悄悄靠近趙桓的營地附近,所有大軍都藏起來。
完顏昌和劉彥宗枯坐,等著金國押送糧草的糧草兵發生戰事。
完顏昌看向劉彥宗,興奮道:“老劉,你說我們今天,能生擒趙桓嗎?”
“宋朝之所以有現在的中興跡象,根本在於趙桓,是趙桓勵精圖治,任賢用能,且相信武人。”
“趙桓這個敢用武人的皇帝沒了,敢用主戰派的皇帝沒了,很快會恢複原來軟趴趴的樣子。”
“金國,又能無往而不利。”
完顏昌眼中有憧憬,說道:“生擒趙桓,咱們乾脆一路南下,直接朝東京殺過去,再次包圍東京。”
劉彥宗一張臉都抽了抽。
包圍東京?
你做夢呢?
劉彥宗也覺得,大宋的改變是趙桓帶來的。
趙桓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卻沒有打壓武將,反而是前所未有的支持武將,相信武將,更沒有趙家人骨子裡那種不放心武將,非要授予陣圖微操戰場,要把武將摁在地上摩擦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