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什麼亂七八糟的,你當火正最合適不過。“堯樂嗬嗬得說道。
“堯這也太直接了吧,後世不都是要推辭一番,然後做個述職演說嗎?不過不用說也挺好。”豎亥鬆了一口氣,站定身體。
“豎亥,我聽聞你有兩個羌人奴隸,自西方西王母國而來,與你說了昆侖海之事。”堯放下玉石權杖,開始說起正事。
“西王母國?安確實說過他們來的路上路過了許多部落,沒想到那裡就是西王母國?”豎亥聽到這個名字,曆史上的各種記載浮現在腦海中。
“堯,安和喬不是我的奴隸,他們也是我有夏氏的族人。”
“這二人來自比西王母國還極西之地,乃天柱腳下。”豎亥回報道。
底下又是一陣議論紛紛。
“共工曾訛傳天柱折斷,大水漫天之事。”
“我等未明大水來自何處,曾求問於鬼神,一無所獲。”
“如今你說這大水會來自昆侖海,此事事關重大,可有憑據?”
豎亥想到了黃帝故都老丘,說道:“千年前地龍翻身,以致河水改道,老丘化為廢墟。”
“如今昆侖海懸於華夏頭頂,若是天有不測,頃刻間我華夏將有大水之患,豎亥覺得應當傳令各邦國,挖渠引水,以備不測。”
豎亥沒有把話題往鬼神占卜上繼續接下去,畢竟他在這方麵沒有人指導。
因此豎亥便拿出了在場眾人基本都知道的地龍翻身來說事。
如果能讓華夏各個邦國有所防備,提前行動,那麼屆時情況必定會好上許多。
果然有人提出了異議。
共工當時派人通告堯他的預言時,也派人向周邊各大邦國通告了,共工畢竟還是有較大影響力的首領。
這件事情鬨得沸沸揚揚,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東夷部族一連祭祀數日,殺了成群的人牲也沒占卜出什麼有效的結果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提出異議的人便是陶唐氏的祭司。
“都怪姒女華沒有好好學。”豎亥不懂占卜,禹和鉞芒也不會教他,畢竟這是專屬於神職人員的權力。
豎亥隻好拿出之前的借口:“昆侖海地處極西之地,我華夏東夷諸邦未曾見聞過,怎能占卜。”
如今還沒有統一的,成體係的祭祀流程,這個理由顯然說服了不少人,座下眾人紛紛點頭表示首肯。
這時台下一個男子忽然說道:“堯,號令天下挖掘水渠,並非小可。”
石製工具的耐久度和重量導致了如今生產效率極為低下,祝融穀的青銅礦每天的產量不過能打幾件農具。
又有一個明顯是東夷族的男子站出來,拍著胸脯說道:“天若有災,乃是我們對鬼神祖先不敬,從而降下的責罰,如果給我一萬個人牲......”
話才說一半,周圍的人紛紛開始斥責嘲諷起他來,這個東夷男子漲紅了臉,氣呼呼的坐了下去。
畢竟堯舜都不喜歡人祭。
“豎亥,此事事關重大,非同小可,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
豎亥聽堯這麼一說,立馬明白了這也許是堯給的助力。
豎亥立馬說道:“豎亥願帶人前往查探,諸國之中若有能通鬼神占卜者,還請助我。”
豎亥這次不敢拿地龍翻身說事了,他如果提出要一些懂山川水文星象的人陪他去,按照這個時代的水平,看破腦袋也看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隻有派一些巫覡祭司之類的,他還能想辦法做做手腳,引導占卜結果。
堯欣慰的點點頭,說道:“豎亥,極西之地千百年來人跡罕至,與我華夏不通,此去千難萬險九死一生,你真願前去?”
堯這麼一說,坐在門口的姬藜揉了揉胸口,心裡又是對豎亥虐鬼二人一通臭罵。
豎亥鏗鏘有力的回道:“萬死不辭。”
底下的眾人也紛紛讚成,表示願意出人出力。
喜歡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請大家收藏:()洪荒曆:我的兄弟叫大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