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記憶,通常是短暫而喧鬨的。
一個熱點,往往在登上頂峰後的數小時內,便會被新的、更具娛樂性的話題所取代。
然而,由瀟瀟那段視頻所引爆的、關於“李白”的討論,卻像是一顆投入深海的核彈,其掀起的波瀾,非但沒有平息的跡象,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激蕩起了更為深遠、也更為洶湧的暗流。
最初的狂熱與震驚過後,當大眾的情緒稍稍平複,一些更為理性的、充滿探究精神的聲音,開始浮出水麵。
人們在反複觀看那段二十五分鐘的視頻時,漸漸地,將目光從那位光芒萬丈的謫仙人身上,移開了一部分,投向了他身後那座沉默的、卻又無處不透露著恢弘與考究的——盛唐古城。
如果說,李白是這座古城的“魂”,那麼,這座城,便是承載這道絕世之魂的“骨”。
而當人們開始仔細審視這副“骨骼”時,一股比見到“活著的李白”時,更為深刻、也更為令人毛骨悚然的震撼,才真正地,開始在專業領域內,蔓延開來。
深夜,國內最頂尖的建築學論壇“營造學社”的服務器,正承受著遠超平日十數倍的訪問壓力。
一篇剛剛發布不到一個小時的、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泰鬥級人物——何鏡山教授親筆撰寫的文章,被管理員用最醒目的紅色字體,永久置頂在了首頁。
文章的標題,充滿了學術性的嚴謹,卻又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巨大的情緒波動:
《管中窺豹,可見神龍——從建築形製與裡坊結構,淺析青瑤山莊“盛唐古城”的營造法式》
陳睿,一名剛剛工作三年的青年建築師,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和作者時,心臟猛地一跳。
何鏡山教授!
建築學界無人不知的“何一刀”!他以學識淵博、眼光毒辣、批評起當代的仿古建築來,從來都是一針見血、不留情麵而著稱。國內多少個號稱耗資數十億的“古城”、“古鎮”,都被他那支犀利的筆,批得體無完膚。
陳睿自己,前天剛剛從青瑤山莊回來。那座盛唐古城帶給他的震撼,至今還縈繞在心頭。作為一名建築師,他本能地感覺到那座城的不凡,卻又因為知識所限,無法準確地說出,它到底“神”在何處。
而此刻,“何一刀”的文章,無疑是為他,也為所有抱有同樣困惑的專業人士,送上了一把解剖這頭“神龍”的、最鋒利的刀。
他懷著朝聖般的心情,點開了文章。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多餘的寒暄,文章的開頭,便是數張並列的、高清的對比圖。
左側,是瀟瀟視頻中,那條天下第一街“朱雀大街”的截圖。右側,是唐代長安城的平麵複原圖。
“……長久以來,我們對唐長安城的印象,都停留在‘棋盤式布局’這個籠統的概念上。但其真正的城市設計精髓,在於‘裡坊製’。這是一種用高大的坊牆,將城市空間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封閉的居住單元的製度。坊牆之內,是靜謐的住宅區;坊牆之外,是喧鬨的商業街。這種‘動靜分離’的設計,構成了唐代城市獨有的秩序感。”
“青瑤山莊的‘盛唐古城’,最讓我感到震驚的,並非是它複原了多少座唐代建築,而在於,它精準地、甚至可以說是固執地,複刻了這種‘裡坊製’的靈魂。諸位請看,視頻中,主角一行人從繁華的朱雀大街,拐入一條小巷,周遭的喧囂便瞬間消失。這不是偶然,這是設計。因為,他們穿過了一道無形的‘坊門’,進入了一個獨立的‘裡坊’單元。”
“這種由開放到封閉,由喧鬨到靜謐的空間轉換,所帶來的心理衝擊,遠比單純地欣賞一棟棟仿古建築,要來得深刻。它讓遊客在無意間,體驗到了唐朝人最真實的‘日常’。青瑤山莊的設計者,顯然深諳此道。他在乎的,從來不隻是‘好看’,更是‘合理’。”
陳睿看到這裡,隻覺得一股電流從脊背竄起。
他想起來了!
他當時和朋友,就是從朱雀大街上的一家茶樓出來,想找個地方上廁所,便隨意拐進了一條小巷。就在拐進去的一瞬間,那股喧鬨的人聲,真的就像是被隔音玻璃擋住了一樣,瞬間就小了下去。巷子兩邊,是高大的、沒有任何商鋪的夯土牆,牆內是錯落的屋簷,安靜得隻能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當時他還和朋友開玩笑,說這裡的隔音效果真好。
現在想來,那哪裡是隔音效果!那根本就是一道無形的、屬於“裡坊”的邊界!
他心跳加速,繼續向下看去。
文章的第二部分,開始對建築的“細節”,進行慘無人道的、顯微鏡級彆的分析。
這一次,何教授貼出的是一張大唐食府的屋頂高清截圖,與一張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唐代壁畫中宮殿的複原圖,還有一張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的實拍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