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太監充滿了戲劇性的“金殿選士”為這場本就充滿了奇遇的“長安之旅”又增添了一抹濃墨重彩的傳奇。
被選中的百名幸運遊客在周圍數千道羨慕到近乎嫉妒的目光注視下,如同中了狀元的新科進士一般昂首挺胸,跟隨著專家團彙成一股洪流,向著那座他們隻在夢中得見的神聖宮殿緩緩走去。
當他們再次踏入那座空曠宏偉、充滿了皇權天威的含元殿時心境已是截然不同。第一次他們是抱著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般的、小心翼翼的窺探心態,而此刻他們卻是得了“聖人”恩準前來“旁聽議事”的特殊的“客人”。
這份身份上的轉變讓他們在敬畏之餘更多了幾分與有榮焉的自豪。
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隻敢縮在角落裡,而是在那位中年太監的引領下被安排在了大殿兩側一片專門鋪設了錦墊的區域。
這裡既不會打擾到殿中“官員”們的議事,又能以一個極佳的視角看清整個朝會的全貌。
何鏡山與李敬同等人此刻也已收起了之前那份學者的隨性。他們神情肅穆整理著自己的衣冠,目光落在了那兩排如同雕塑般沉默佇立的大唐精英們的身上。
上一次他們是遠觀,而這一次他們即將身臨其境。
就在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今日的“朝會”正式開始時,那位於九階白玉台之上、一直沉默不語的“天可汗”李世民緩緩地抬起了頭。他的目光沒有去看下方那些新來的“客人”,而是越過了所有人精準地落在了人群之中那位神情最為複雜的張承誌教授的臉上。
“張先生。”
他開口了,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帝王威儀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內。
張承誌聞言心中一凜連忙出列長揖及地。
“草民在。”
李世民看著下方這位曾用一番“製度論”讓他都為之動容的“異世之士”,臉上露出了一個近乎於“欣賞”的淡淡笑容。
“先生之才石破天驚,朕這兩日反複思量愈發覺得先生之言實乃治世之良方。”
他頓了頓,說出了一句讓滿朝文武連同所有遊客都瞬間石破天驚的話。
“來人。”
“賜座。”
“轟——!”
這兩個字如同一道驚雷在所有人的腦海中轟然炸響!
賜……賜座?!在這座代表著大唐最高權力中樞的含元殿之上?!要知道即便是如房玄齡、杜如晦這般的開國元勳在這殿上議事之時也需得全程站立。
“賜座”這是何等的殊榮?!這已經不僅僅是欣賞了,這分明是將其引為“國士”、引為“師友”的至高禮遇!
就連何鏡山與李敬同這兩位泰鬥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張承誌更是早已是麵無人色,他連忙再次躬身下拜聲音都帶著顫抖。
“陛……陛下!萬萬不可!草民一介白身,何德何能敢與諸公同殿議事,更遑論於殿上安坐?!”
“朕說你擔得起,你便擔得起。”
李世民的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說一不二的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