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專家團的眾人沒有再驚動任何人,便悄然離開了那座讓他們流連忘返的夢幻之城。
而他們帶回來的那無數的見聞與感慨,也如同被投入了乾柴的火星一般,在他們回歸各自領域之後迅速地以一種更為權威,也更為猛烈的方式徹底點燃了整個華夏!
……
時間緩緩流淌,轉眼半月已過。
互聯網之上那股由青瑤山莊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卻非但沒有絲毫平息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單更是出現了一種讓所有娛樂明星都為之絕望的奇特景象。
“我在長安當諫臣”
“青瑤山莊的npc有多可怕”
“天可汗的胸襟”
“那個會寫詩的李白又出現了”
“非洲草原上的羅馬鬥獸場”
“我與大象在金字塔下玩泥巴”
……
無數個與青瑤山莊相關的詞條如同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它們以一種近乎於“野蠻”的姿態長期霸占著榜單的前十位,任憑多少明星八卦多少社會熱點都無法撼動其分毫。
網友們甚至為這個被青瑤山莊徹底統治的月份起了一個充滿了敬畏與調侃的全新的名字——“青瑤月”。
在這個“月”裡你若是不懂幾個關於“路引”、“宵禁”、“一品官宴”的梗,那你在社交網絡上簡直就跟原始人一樣寸步難行。
而就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網絡狂歡達到頂峰之時,風暴的中心那位一手締造了這一切的年輕人卻仿佛再次從人間蒸發了一般選擇了最徹底的沉默。
青瑤山莊的官網除了每日那雷打不動的關於“明日路引已告罄”的通知外再無任何新的動態。
這份神秘的沉默更是將無數網友的好奇心給徹底勾到了頂點。
……
京城華夏曆史研究院一間堆滿了故紙堆的古樸的書房之內,李敬同教授正戴著老花鏡,手持一管毛筆在一張攤開的宣紙上細細地批注著什麼,神情專注寧靜。
仿佛半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長安之行對他而言真的隻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夢。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李敬同眉頭微蹙,有些不悅地放下了手中的筆,拿起那部造型古樸的紅色電話,聲音帶著幾分被打擾了清修的不快。
“喂,哪位?”
“李老您好您好!”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充滿了敬意的中年男人聲音,“冒昧打擾我是文旅司辦公室的小王啊。”
“文旅司?”李敬同的眉頭蹙得更深了。
“是是是。”那人連聲應道,“是這樣李老,我們王副司長對您仰慕已久。他聽聞您前段時間剛從三秦那邊考察回來,想明日下午備上一壺清茶,親自登門拜訪聽一聽您這位大家對我們當下文旅產業發展的一些真知灼見,不知您可否方便?”
這番話說得是滴水不漏,既抬高了李敬同又將這次拜訪定性為了一場非正式的“私人請教”。
李敬同聞言沉默了片刻,他那如同古井般波瀾不驚的心卻在聽到“三秦”這兩個字時泛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漣漪。
這杯“茶”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好。”許久之後他緩緩地吐出了一個字,“家裡怕是不太方便,約個地方,明天我準時赴約。”
……
第二日下午,當李敬同教授按照約定的時間抵達了那間位於後海附近一處極為清幽的四合院茶室時,推開那扇厚重的雕花的木門,看到早已坐在院中那棵石榴樹下正悠然品著香茗的身影,他還是忍不住愣了一下,隨即他便朗聲大笑了起來。
“好你個何鏡山!”他指著那位正對他擠眉弄眼的白發老者笑罵道,“原來你這老狐狸也在此處啊!”
何鏡山教授放下手中的茶杯也是撫須一笑。
“彼此彼此。”他指了指自己身旁那空著的石凳,“你這隻剛從長安飛回來的‘老麻雀’不也一樣被人家給盯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