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著李白喝完酒,不看眾人,也不理會周圍那些激動的遊客,隻是轉過頭,靜靜地看著湖麵上那輪剛剛升起的、倒映在水中的皎潔明月,眼神裡,有一種深深的、仿佛與這天地融為了一體的孤獨。
這……才是真正的“戲”。張謀在心裡,發出一聲由衷的讚歎。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在塑造人物。他不是在扮演李白,他就是李白。
李白似乎注意到了張謀那灼熱的目光,他沒有回避,反而轉過頭,對著這位同樣是站在藝術頂峰的大導演,遙遙一舉杯,那眼神裡,帶著幾分“英雄識英雄”的欣賞與了然。
就在這時,一位膽子大的遊客,壯著膽子,對著李白高聲喊道:“太白先生!今日曲江月色如此之美,何不作詩一首,以助酒興?”
這聲請求,立刻引來了所有人的附和。
李白聞言,轉過頭,他看了一眼那起哄的遊客,又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的張謀。
他笑了。那笑容,灑脫,不羈,仿佛世間的一切,在他眼中,都不過是一場有趣的遊戲。
李白站起身,走到池邊,望著水中的那輪明月,仿佛在與自己的倒影對話。
他沒有刻意拔高聲調,隻是用一種帶著幾分醉意的、夢囈般的語調,緩緩吟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起句,平淡無奇,卻是他自己的千古名句,瞬間便將所有人都拉入了一個充滿了長安夏夜意境的氛圍之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承句,哲思頓生,仿佛在瞬間,便跨越了千年的時光,將古與今,虛與實,都連接在了一起。
“忽聞座上有高朋,欲以光影鑄浮生。”
轉句,石破天驚!“光影鑄浮生”,這五個字,精準無比地,點出了張謀導演那用電影藝術再現人生的“導演”身份!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合句,回歸自身,道儘了他那一生的灑脫與不羈。
吟到此處,他頓了頓,回頭,看著張謀,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於“挑釁”、充滿了藝術張力的光芒。
“君若有佳作,且為我,留住這……一輪明月身。”
最後一句,既是對張謀導演未來作品的“期許”,更是一種,來自於“詩仙”的、至高的“挑戰”!
一首詩,一氣嗬成!
全場,死一般的寂靜。
張謀導演緩緩地站起身,他走到那個依舊憑池而立的白衣背影身後,對著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自己今天,不僅僅是見到了一個完美到無可挑剔的“演員”。
他見到的,是一個活著,滿身盛唐風骨跟謫仙氣質的李太白!
喜歡開局成園長,我的動物們都成精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成園長,我的動物們都成精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