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耳聽超雄的明大千金。
不出意外,剛坐下沒多久,她便聽見後排竊竊私語。
“工資聽說開得挺高,她這算特聘吧?”
“嗯,還說掛在副主編名下,可能走的是文化交流那條線。”
“嘖,我倒想看看,她真能寫,還是就來鍍金鍍層的。”
“她打扮成那樣,不像是來乾活的。”
明月聽得一清二楚,扯了扯唇角。
這幾年倒也習慣了,像她長得這麼漂亮又會打扮的編輯不多,常常受人質疑。
二十分後。
她起身去水間接水,回來時順手把改好的稿子送去朱老師那邊。
朱老師本是半躺著,手肘搭在椅背上,看到她稿子第一眼並不在意,但看了幾行後,神情微微一緊,坐直了身。
整整五頁,他一頁頁翻過去,筆尖時而停頓,在邊上寫點評語,卻一句廢話沒有。
“你以前乾過編輯?”朱老師不太信。
“沒。”明月的聲音不輕不重,“但我寫過不少童話書,看多了,也知道什麼該留,什麼得刪。”
朱老師點頭:“這稿子,改得漂亮。”
她笑笑:“老師過獎。”
她一走,小陶忍不住湊過去:“朱老師真說‘漂亮’了?”
“她有點東西。”朱老師捏了捏手裡的稿子,“不是那種靠裙帶來的花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中午,辦公室陸續有人放下筆,起身伸懶腰。
“走啊,去食堂。”有人招呼。
文彙日報社的編輯部設在建國門內外交彙處,靠近東長安街,周邊是密集的新聞出版單位。
斜對麵就是《人民日報》舊址,附近還有新華通訊社的大樓,整片街區書卷氣濃重。
偶爾也能看到外國記者出入,顯得有些“高知圈”的派頭。
社內自帶食堂,設在後樓二層,按月發飯票,一葷一素兩角五,若是加個雞蛋、豆腐腦,再加一角。
味道雖然不精致,但勝在熱氣騰騰、管飽。
“明月,一起去不?”王海梅問她,雖然知道她肯定不去,不過還是問了。
明月抬眼看了看她手裡攥著的鋁製飯盒,搖了搖頭:“你們先去,我等等。”
等大家走得差不多,她才慢悠悠打開自己的包,拿出錢包,準備出去覓食。
出了報社,她看向對街的小館子。
建國門這一帶,國營小飯館不少,有家“金橋快餐”最熱鬨,飯點時常排到門外,售飯窗口乾淨利索,酸菜肉絲、番茄雞蛋、榨菜豆腐湯,不新奇但實誠。
她瞥了一眼,眉頭蹙了蹙,顯然提不起興趣。
走了幾步,她在街角轉進一家叫“南園”的小館——是家僑辦下屬招待所開的餐廳。
平常不對外,接待單位來人或者文化交流人員,裝潢陳舊但清淨,門口站著服務員,見她穿著得體,也沒多問,便讓她進了。
一頓午餐,她點了個雲吞、一碟豉油雞,還特地點了壺普洱。
吃完飯後,她找了個電話亭打了尋呼台,給羅梅婷去了信息,【明月,到北京,啥時候有空聚聚。】
又給她哥哥也留了信息,【我到北京了,你還在不在北京。】
從電話亭出來,走了幾步,又折回去。
她往傅祈年的尋呼機上發了,【我到北京了,想你,老公】
喜歡高門軍官滅妻:要她改嫁送她進監請大家收藏:()高門軍官滅妻:要她改嫁送她進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