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饑餓掙紮_愛恨無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愛恨無情 > 第143章 饑餓掙紮

第143章 饑餓掙紮(1 / 1)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晨霧,吳明信就帶著築路隊員拿著鐵鍬大錘二錘手錘,來到工地敲打碎石鋪路。他突然看到昨天挖過的土方旁,幾個衣衫襤褸的人,在泥土裡刨什麼東西。他驚異地招呼副班長:“老郭,你看那群人是從哪來的?他們在土裡刨啥子?”郭副班長回道:“有幾個是從金口河逃荒來的彝族人,他們聽說這裡的神仙土可以吃,昨天半夜就趕來挖這觀音土了。”吳明信更加驚訝地說:“那不就是工地上挖出來的白色粘土嗎?還能吃啊?怎麼消化?那不是要吃死人啊?”郭副班長把他拉到一邊,壓低聲音道:“我說班長,你看這些吃觀音土,又叫神仙土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還是趕快回避一下,以防萬一,我們十來個人不是他們的對手。”其他隊友也圍過來,建議趕快到另一個工地,這個有觀音土的地方留給那些饑餓難忍的人。

吳明信看看不遠處的那群人,在拚命找尋黃土中的白粘土,又看看身邊十幾位工友眼巴巴地望著自己。果斷地說:“收好家夥,快走吧。”他們轉身邁向另一個方向,卻在路邊驚見有人猝然倒地身亡。因無人有力氣去抬屍埋葬,屍體便赤裸裸地曝露於荒野,任憑風吹日曬,蒼蠅蚊蟲在其上盤旋。有一彝族人名為甲拉江川,他已饑餓至極,僅能靠飲水維持生命,卻也因此罹患水腫病。他的身軀如發酵的麵包般腫脹,本就痛苦不堪的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更是備受煎熬。最終,在一個嚴寒的夜晚,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由於缺乏木材製作棺木,也無人前來協助料理後事,同族人隻得就地將他火化,在旁邊堆砌了幾塊石頭權作他的墳墓。那一堆石頭在風中孤零零地矗立著,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這個饑餓時期的悲劇。

吳明信帶著隊友管理十五公裡的公路,人均一公裡。他們路過宋家灣,老宋家的遭遇更是讓人心酸。老宋家的三個子女,長時間的饑餓讓他們的身體變得極度虛弱,已經餓得走不動路了。宋大嫂看著孩子們奄奄一息的樣子,心裡像被刀割一樣。她知道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們餓死,於是實在沒有辦法,她冒險去山坡裡找來一些野麥子,心想哪怕是野生的,能讓孩子吃上點東西也好。可是,她的這個舉動卻被有人舉報說她偷公家麥子,這可是嚴重的大罪。民兵隊長是一個頭腦簡單且不通情達理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問青紅皂白,就帶著民兵去把老宋家的女人捆綁起來。他讓手下把宋大嫂倒吊起來,然後開始抽打。每一下抽打都帶著仇恨和不公正,宋大嫂那瘦弱的身體哪裡經得住這樣的折磨。她被打得皮開肉綻,在痛苦中呼喊著孩子們的名字,可沒有人理會她的求救。就這樣,宋大嫂被折磨了一天一夜,最後氣絕身亡。她的屍體被扔在角落裡,無人問津,就像那路邊無人埋葬的餓殍一樣。三個孩子早已嚇傻了不知所措,隻有拚命哭喊著叫娘。吳明信和隊友們淚流滿麵,隻得把孩子們帶回隊裡,省下自己的午飯,給孩子們吃。宋大叔從外找糧回來,悲痛欲絕,草草掩埋了亡妻,來到隊裡千恩萬謝,領著三個孩子逃荒而去。

吳明信這個築路小隊管理的路段,是偏僻的獨芽嶺地區。上麵還派了一個工作組在這裡駐守。組長杜華宇像往常一樣進入這個貧困的角落視察情況。他發現有戶人家裡,以前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在饑餓和疾病的雙重折磨下離開了人世,但是當地卻找不到埋葬小女孩的墳墓。杜華宇高度懷疑,覺得可能有問題。立刻叫來民兵在這一家人的周圍仔細找尋。民兵們在房子周圍挖地三尺,翻遍了每一個角落,仍然一無所獲。杜組長更認為事情很蹊蹺,不容置疑地把這家的男人和女人都帶回去審問。這兩口子被帶到工作組的時候,嚇得膽戰心驚。尤其是那個女人,本來就膽小懦弱,麵對這些威嚴的民兵和杜組長的審問,顯得更加無助。在民兵們嚴厲的目光和杜組長威嚴的質問下,女人無奈地說出了真相:他們實在是餓得難受了,孩子死了本來就傷心到了極點,而且他們自己也麵臨著餓死的威脅,於是就把死去的小孩蒸煮來吃了。

杜組長聽到這個回答後,愣了一下,他知道這是大環境下人們被饑餓逼迫的無奈之舉,但他還是要把這件事情整理成材料彙報給上級。民兵們則在一旁議論紛紛,他們覺得按照當時的法律,這家人做了這麼違背常理的事情,肯定會被拉去槍斃。夜晚,簡陋的看守房裡,夫妻兩人相擁而泣。他們的臉上滿是絕望,腦海裡不斷浮現出孩子生前可愛的模樣,可現在自己卻吃了自己的孩子,這是多麼痛苦的折磨。他們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隻能在黑暗中默默地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工作隊長孟書記收到材料卻說,老百姓這也是沒有辦法啊,在那種極端饑餓的條件下,吃自己死去的孩子,也沒有法律規定要槍斃啊。這個決定讓民兵們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他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場嚴厲的審判甚至是處決,現在卻得知這兩人又要重獲自由。杜組長表麵上沒有說什麼,但心裡也有一絲無奈。他不知道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真的合理,他隻是按照自己的職責去做了每一件事。而那兩口子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像是獲得了重生的機會,雖然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什麼比失去孩子和吃掉孩子的痛苦更難以承受的,但至少他們還活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發生在獨芽嶺的淒慘悲劇,讓吳明信和他的隊友們難過了很久很久。方圓不到二十公裡的獨芽嶺,竟然怪事不斷。糧食的匱乏導致物價飛漲,黑市上那些用糧食換其他物資的價格高得離譜。普通老百姓根本無力購買,隻能繼續忍受著饑餓。原本肥沃的土地已經變得荒蕪,很多農民因為饑餓已經沒有力氣去耕種。那些曾經肥沃的田野裡,雜草叢生,曾經忙碌的農舍現在也大多是門窗緊閉。偶爾能看到幾個饑餓的人在田野裡翻找著可能可以吃的東西,他們的眼神已經失去了生機,隻是機械地重複著尋找食物的動作。

獨芽嶺村的張忠孝,人送外號張秀才。他雖手無縛雞之力,無法耕種或尋覓食物,但卻學富五車,知識淵博。儘管饑餓難忍,他還是教村裡的孩子們讀書識字,告知他們一些基本的生存之道。他期望通過教育,能為孩子們開辟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未來,即便此刻身陷黑暗,知識也能為他們照亮前行的道路,甚至成為守護生命的盾牌。果不其然,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獨芽河上遊如脫韁野馬般暴漲的洪水洶湧而下,衝垮了數十間本就搖搖欲墜的房屋,還卷走了七八個老弱病殘之人。但受張秀才教導的那十幾個孩子,卻在暴雨中如勇敢的海燕般逆向上山,成功躲過了山洪的肆虐,毫發無損。洪水過後,大地一片狼藉,人們不僅要忍受饑餓的折磨,還要應對洪水帶來的諸多難題,如疾病肆虐、洪水衝毀的田地無法耕種等。為了感激張秀才的知識救命之恩,孩子們拉著父母,自發地為張秀才搭建房屋,開墾土地。

望著孩子們那稚嫩的身影在為張秀才辛勤勞作,吳明信心中滿是疑惑,待知曉是孩子們感恩於張秀才,自發地前來報恩時,他的內心猶如被重錘敲擊,久久難以平靜。下班後,他不由自主地來到張秀才家,幫著砌牆修院。同時,他還了解到張秀才已年過不惑,卻因家境貧寒,至今仍是孤身一人。吳明信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下遊芝包口有一位名叫李秀芹的婦人,她的丈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後,她便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那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著孩子去山上挖野菜。山上的野菜已被挖掘得所剩無幾,她隻能冒險前往一些更為險峻的地方。她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挖野菜時,腳下的泥土突然鬆動,把她摔倒滾落下去。幸好幾個孩子緊緊地拉住了她,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倘若能促成他們二人攜手相伴,彼此扶持,或許就能共同渡過眼前的難關。

吳明信心直口快,想到就說,張秀才毫不猶豫地滿口應承下來,全然不在乎女方帶著兩個孩子。他信誓旦旦地說,憑借自己的滿腹經綸,一定能將兩個孩子培養成學富五車的文化人,將來成為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一番話猶如春風拂麵,讓李秀芹感動得熱淚盈眶,她當機立斷,答應帶著孩子嫁給張忠孝。就這樣,一段姻緣在不經意間促成了,兩個命運多舛的人惺惺相惜,攜手走到了一起。他們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那兩個嗷嗷待哺的烈士後代,共同撐起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小窩。

吳明信做夢都想不到,他在獨芽嶺當起了月老,為張忠孝和李秀芹牽線搭橋,促成了一個新家庭的誕生。而在黨家院子的家裡,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的嶽母黃天秀在采野菌回家的途中,偶遇了一對氣息奄奄的母女,善良的黃婆婆猶如天使降臨,將她們攙扶回家,不僅給她們提供了食物,還為她們沐浴更衣。時光荏苒,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這對母女卻始終一言不發,猶如賴皮狗一般,賴在黨家院子不肯離去,吃飯時更是毫不客氣,端起碗就狼吞虎咽。黨明金實在看不下去了,反複盤問之下,那母親才結結巴巴地說出了實情。原來,她們本是一家三口,從河南逃荒至此,路上她的丈夫不幸染上了浮腫病,苦苦支撐了幾天後,最終命喪巴渠江邊。她名叫朱一瓊,女兒叫喬蘭,年僅十歲。母女倆一路逆流而上,靠乞討為生,曆經個把月的風餐露宿,來到了黨家院子的後山,已經數日未曾進食,餓得昏死過去,幸而被黃婆婆救了回來救了兩條人命。如今她們走投無路,懇請二老收留她們,哪怕讓她們做牛做馬也在所不惜。

聾子猶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滿眼疑惑地看著這兩娘母,手忙腳亂地比劃著,示意她們趕緊離開。就在這時,朱一瓊突然雙膝跪地,如決堤的洪水般,淚流滿麵,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黨明金和黃天秀:“爹,娘,收下我們吧,我看聾子孤苦伶仃,我願做他的女人!”她邊說邊將女兒喬蘭緊緊地拉過來,一同跪在他們麵前,不停地作揖叩頭,苦苦央求,要給他們做兒媳婦,做孫女兒。給聾子做女人。黨明金和黃天秀被這突如其來的兒媳婦驚得目瞪口呆,如墜雲霧之中,見朱一瓊如此苦苦哀求,隻好給聾子比劃,說是要給他找個媳婦。聾子似乎也明白男女之事,竟然像熟透的蘋果一般,臉紅脖子粗地頻頻點頭。黨明金看看黃天秀,實在無計可施,也隻好無奈地表示同意,當機立斷,決定當晚就讓朱一瓊與聾子同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饑餓的年代,黨家坪的教育受到極大的影響。學校基本上都已經關閉,孩子們沒有地方去學習。隻有一個老教師,他雖然也很餓,但還是堅持在自己的家裡教那些還能上學的孩子一些基礎知識。他用自己僅有的一點紙張,給孩子們寫字、畫畫,希望能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還能有一點文化的滋養,苦苦地掙紮著,不讓文化在饑餓中失傳,也不耽擱孩子們成長中的學習。黨家長孫雲兒能夠說話,也呀呀學語,數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新來個喬蘭姐姐跟他玩,自然非常高興,跳跳蹦蹦地喊:“蘭姐姐,蘭姐姐。”

從此以後,黨明金和黃天秀終日在那片僅有的自留地自留山中忙碌,猶如辛勤的蜜蜂,不僅要忙於勞作,還要照顧孫子雲兒。而聾子則帶著朱一瓊,參加生產隊分派的農活。秀蘭因讀過小學,被抽去學習醫療衛生知識,準備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赤腳醫生。但黨家坪村的土地猶如一位疲憊的老人,長時間的荒廢使其肥力低下,想要重新耕種,簡直比登天還難。更糟糕的是,一些外地的流民如潮水般湧入,其中就包括聾子的媳婦朱一瓊母女。他們是從更遠的地方逃荒而來,如餓狼般要重新分配那本就緊張的土地山林,這讓村民們的意見如火山般爆發。但老教師挺身而出,他說:“大家都是可憐人,都是在饑餓的逼迫下才走到一起的。”經過艱苦的思想疏通,村民們還是勉強接納了這些流民,大家如同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互相扶持著,艱難地苦度這饑餓的時期。人們就像一群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隻,在饑餓的驚濤駭浪中苦苦掙紮著前行。他們宛如無頭蒼蠅,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抵達那安全的港灣?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魔王大人,勇者他又招了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 向上登攀 我覺醒了修仙麵板 當仙界萬人迷綁定女配逆襲係統後 開局覺醒超神級劇毒天賦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我有無限死士,暴兵橫推諸天 星鐵:開局骷髏,被銀狼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