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轉機新生_愛恨無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愛恨無情 > 第144章 轉機新生

第144章 轉機新生(1 / 1)

赤江縣的餓死人事件,就像一片沉重的陰霾,沉甸甸地籠罩在這片土地上。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地飛到了專區,引起了軒然大波。

羊文菊,這位曾經從專員升任為地委書記的女強人,聽聞赤江縣餓死人的消息後,心中猶如被重錘狠狠地敲擊了一下。她那原本堅毅的眼神,此刻也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決然。

沒有絲毫猶豫,羊文菊立刻做出決定——親自前往赤江縣進行考察。她的步伐匆匆,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赤江縣百姓的命運。

一路疾馳,終於抵達了赤江縣。眼前的景象卻讓羊文菊的心如墜冰窖。縣裡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麵黃肌瘦的百姓,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饑餓和絕望,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羊文菊走進鄉村,所見之處皆是一片死寂。偶爾能聽到的,也隻有那微弱的呻吟聲,仿佛是這片土地發出的最後哀鳴。

與此同時,已經調任軍區政治部主任的劉英,也一直關注著赤江縣的情況。當他得知赤江縣有餓死人的現象時,心中的擔憂愈發沉重。他立刻撥通了羊文菊的電話,向她核實情況。

電話那頭,羊文菊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劉英,這赤江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我們不能再坐視不管了。”

“沒錯,我們必須想辦法幫他們。”劉英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的目光緊盯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劉英和他的同伴都明白,軍區同樣麵臨著許多困難。麵對如此嚴峻的饑荒情況,他們知道不能有絲毫的遲疑。

於是,兩人經過慎重的商議後,決定前往軍區請示首長。他們詳細地向首長彙報了赤江縣的災情,以及災民們所麵臨的巨大困境。

軍區首長聽聞情況後,心中十分沉重。深知百姓的疾苦,也明白這十車糧食對於赤江縣的災民來說意味著什麼。儘管軍區的戰備糧同樣緊張,但首長還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劉英他們的請求。

這十車糧食,總共重達五十噸,對於赤江縣的災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當這個消息傳來時,整個赤江縣都沸騰了起來,就像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

救災糧的發放工作迅速展開,赤江縣的各個村莊都開始忙碌起來。人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紛紛湧向發放點,期待著能領到這救命的糧食。

在赤江縣的黨家村,黨明金一家也在焦急地等待著。黨明金站在自家那破舊的屋子前,心情異常複雜。他的眼神中既有對生存的渴望,又有對未來的迷茫。

當救災糧終於發到黨明金家時,整個屋子都被喜悅的氛圍所籠罩。那十斤珍貴的糧食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屋子裡最顯眼的位置,仿佛它們是這個家庭的救命稻草。

黨明金的妻子緊緊地握著糧食袋子,淚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轉,聲音也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這是救命的東西啊,我們終於能再撐過這個春荒了。”這十斤糧食對於他們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讓他們看到了一絲生活的希望。

有了這十斤糧食,黨明金一家的生活開始有了些許轉機。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將糧食分成極小的份量,每一頓都小心翼翼地食用著,生怕浪費一點。孩子們的小臉上也漸漸泛起了些許紅暈,那是久違的健康之色。

不僅黨家坪人深入骨髓地記得,是羊書記和劉英通過軍區首長借來的戰備糧,如雪中送炭般幫大家渡過了饑荒,整個赤江縣的幾十萬鄉親們也非常清楚,是羊書記和劉英主任給他們送來了救命糧,熬過了饑荒,避免了更多人因饑餓而命喪黃泉。這一善舉猶如冬日暖陽,溫暖著赤江的每一個人,讓他們對羊書記和劉英感激涕零,將他們的恩德銘記於心。

而就在此時,赫赫有名的白酒廠猶如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一般,氣勢洶洶地來找羊書記要糧。他們聲稱,大領導已經批給酒廠兩千三百噸糧食,專門用於釀酒來接待外賓。並且,酒廠廠長還獅子大開口,要求羊書記從這個地區調出三百噸糧食給他們。要知道,這個地區可是貧困縣,和酒廠周圍的五個地區相比,那簡直就是雲泥之彆。那五個地區,每個地區都能調出四百噸糧食,而且都已經陸陸續續地運到廠裡了。羊書記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深知本地區的情況,七山二土一分水,糧食產量本來就少得可憐。自從大煉鋼鐵運動開始,土地都沒人耕種了,隻能坐吃山空。外調支援北上廣大城市的糧食就已經有一千多噸了。再加上興辦大食堂,更是讓十七個貧困縣陷入了饑荒,甚至已經出現了餓死人的慘狀。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糧食外調去釀酒呢?羊書記隻好實話實說,委婉地拒絕了酒廠的要求。可這個酒廠廠長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竟然添油加醋地在上級的上級耳邊,把羊書記說得一無是處,仿佛羊書記就是個目無領導、毫無作為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赤江人民對羊書記和劉英讚不絕口、感恩戴德之際,卻有一小撮心懷叵測之徒,如跳梁小醜般,向上級告發了她們。這些人信口雌黃,無端指責羊書記和劉英私自挪用戰備糧,給軍隊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甚至妄圖摧毀國防建設。如此荒誕不經的指控,猶如驚濤駭浪,將羊書記和劉英卷入了無底的深淵。

最終,羊書記和劉英終究未能逃脫被撤職查辦的厄運。她們的職業生涯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瞬間黯淡無光。羊書記被調離了原崗位,如被貶謫的官員般,被發配到了省物資公司,擔任一個無足輕重的副經理職位。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從雲端跌入穀底的巨大落差和沉重打擊。曾經的權力和地位如過眼雲煙般離她而去,如今的她隻能在這個新的崗位上如行屍走肉般默默度日。

劉英的境遇亦不容樂觀,她猶如被打入冷宮的妃子,被調離到南方軍區直供部政治部,擔任那看似光鮮實則清閒的副主任一職。此職位宛如空中樓閣,雖聽起來美妙,卻無甚實際工作內容。劉英深感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如明珠蒙塵,心中滿是無奈與不甘。儘管遭受這般不公待遇,劉英卻並未如那殘花般凋零,亦未似那落日般消沉。相反,她毅然選擇以另一種方式來傾吐自己的情感與思索——寫作。在這相對靜謐的環境中,劉英仿若那深海中的珍珠,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沉澱自我,以文字為筆,繪出內心的波瀾壯闊。

她開始埋頭筆耕,將自身的經曆、感悟以及對社會現象的獨到見解,皆融入那字裡行間。通過寫作,劉英不僅尋得一處情緒宣泄的出口,亦如那深埋地下的寶藏,逐漸發掘出自己在文學領域的天賦與潛力。

黨家坪的人在救濟糧的支撐下,終於緩過勁來,黨明金一家順利地渡過了又一個春荒。黨家坪村傳來了一個更大的好消息。曾經被視為公社心臟的大食堂,終於走到了它生命的儘頭,再也無法跳動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正式允許社員擁有自留地和自留山,並且可以自行決定種植什麼作物。這對於黨明金一家來說,就像是擁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天地,他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收獲屬於自己的果實。

黨明金一家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他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整天提心吊膽,擔心被人發現他們的秘密。現在,他們興奮地跑到自家屋前的那塊空地上,心情格外舒暢。黨明金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下輕輕嗅了嗅。那泥土的氣息,仿佛帶著未來收獲的香氣,讓他陶醉其中。他不禁想象著,這塊土地將會孕育出怎樣豐碩的果實。

“我們可以把這塊地種上糧食,再種點新鮮蔬菜。”黨明金對著家人說道,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他的妻子也滿臉笑容,連連點頭:“是啊,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食物了。而且,咱們還能養點豬和雞,這樣家裡就有肉吃了。再也不用為了生計發愁了。”

於是,黨明金一家開始精心規劃這塊自留地的種植。黨明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著鋤頭,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向自留地。他一到那裡,便立刻投入到翻土的工作中。每一下鋤頭的揮動,都像是在為未來的豐收播下希望的種子。

而他的妻子,則在一旁忙碌著挑選從其他村子換來的良種。她仔細地分揀著,把那些飽滿、圓潤的種子挑出來,放在一旁備用。她知道,這些種子是他們未來生活的保障,所以她格外用心。

孩子們雖然年紀還小,但也不甘示弱。他們在一旁幫忙,比如拔掉自留地裡的雜草。儘管這些雜草對於他們來說有些吃力,但他們依然認真地完成著自己的任務,為家庭的幸福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黨家坪村出外逃荒的五十多人,也陸陸續續地回來了三十多人。黨正明回家也有了自己的謀劃。他決定擴大豬圈多養些豬,他覺得豬肉不僅是好東西,而且以後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些錢。黨正明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還很硬朗。他每天精心照料著豬圈裡的幾頭小豬仔,給他們喂食的都是自己省吃儉用收集來的東西。劉二嫂心靈手巧,她把自留地的一部分種上了嫩綠的青菜,紅彤彤的西紅柿,還有脆生生的黃瓜。她每天都會在菜地裡忙碌,澆水的樣子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溫柔。新換的村支書黨敬明,都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邊組織村民生活自救,一邊還抓緊集體生產。同時還帶頭養雞養豬養牛。每天忙得早出晚歸,汗流浹背。

“咱們都是一家人,現在大家都想把日子過好,那就互相幫襯著。”村支書黨敬明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溫暖而又充滿了凝聚力。他深知,從砍樹煉鋼的狂熱年代開始,到後來的大食堂吃飯,再到食堂的解散,以及重新給予人們四大自由,這一晃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在這四年裡,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大人們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漸蒼老,孩子們卻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四歲。眼看著孩子們離讀書的年齡越來越近,黨敬明心裡明白,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大人吃點苦、受點累都無所謂,但絕對不能讓孩子們受苦,更不能讓教育成為貧困的犧牲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黨敬明下定決心,要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帶領著幾十個身強力壯的青壯年,齊心協力地將黨家祠堂修葺一新。這座古老的祠堂見證了村子的曆史變遷,如今在黨敬明和眾人的努力下,它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祠堂修繕完成後,黨敬明又親自去請來了村裡德高望重的羅秀才。白天,羅秀才就在祠堂裡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傳授知識;夜晚,這裡則變成了村民們的夜校,大家圍坐在一起,跟著羅秀才學習識字。

在黨敬明的努力下,這個小小的村莊充滿了希望和活力。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大人們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而黨敬明,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責任與擔當,成為了村民們心中的楷模。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黨明金看著長孫雲兒一天天地長大,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責任感。他深知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於是決定送長孫去上學。

為了給長孫一個好的名字,黨明金特意找了一位算命先生為長孫排八字。經過一番推算,算命先生告訴黨明金,這孩子命中帶有文昌星,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大人絕對不能耽誤他的學業。黨明金聽後,心中十分歡喜,當即決定給長孫取名為黨少豐。按照傳統習俗,大多數孩子都跟隨父親的姓氏。由於吳明信是指女抱男的上門女婿,所以他們所生的孩子跟隨母親姓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少鋒還未滿六歲的時候,黨明金就將他送到了黨家祠堂去念書。從黨家院子到黨家祠堂,路途並不平坦,需要翻過三座小山,跨過兩條溪溝。考慮到少鋒年紀尚小,獨自前往學校實在讓人放心不下,黨明金便拜托鄰居家一位已經十六歲的幺舅叔幫忙照顧他。

就這樣,小小的黨少豐踏上了求學之路。而黨家祠堂裡的學生人數並不多,總共還不到三十人。其中,年齡最大的學生已經十八歲了,才剛剛開始讀書。相比之下,六歲的黨少豐顯得格外稚嫩,但他卻毫不畏懼,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戰。

少豐入學的第一堂課,就是村裡的羅老秀才講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奶聲奶氣地跟著念著,他們雖然不太理解詩句的含義,懵懵懂懂,但也都覺得古詩很有味道,讀著古詩搖頭晃腦,蠻好耍的。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長生:八十娶妻,加點成仙 暗齒:血雨下的餘溫 從文明晉升考核開始裝天才 從打獵開始成神! 破鏡重圓後,周少夜夜索吻 四合院:重生傻柱獎勵超強體魄 企鵝物流的男媽媽 藥不能停,半妖也可化龍 被妻女背叛後,我平步青雲 在八月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