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豐和光標師兄,猶如兩隻求知若渴的雛鳥,聆聽著鄭將軍講述傅司令的故事,如醍醐灌頂般深受教益。人們常常相互告誡,莫要在背後嚼舌根。民間也時常出現“說曹操,曹操到”的尷尬場麵,令人啼笑皆非。當鄭將軍剛剛講完傅司令那比大海還要寬廣的胸襟時,電話鈴聲驟然響起,仿佛是命運的安排。原來,這是傅司令的秘書打來的電話,請人轉告少豐和光標:“托傅司令找秦部長題詞一事,已經圓滿完成,請速去取回。”原來,傅司令與秦部長早在川陝蘇區時就已相識,曆經數十年的南北轉戰,又在北方軍區攜手共事,傅任司令,秦任政委。兩位老戰友住的院子也是一樣的設計規格,還後門對後門。第二屆任期開始,秦任司令,傅任政委。為了響應乾部任期製、終結終身製的政策號召,傅政委如一位高瞻遠矚的智者,提前半年便申請退出領導崗位,如一位慈愛的長者,扶持著年輕的一代儘快接班,以便為他們送上一程,助他們一臂之力。
少豐清楚地記得,當初他們之所以托傅老將軍請秦部長題詞,原因無他,隻因秦部長彼時仍在任上,且身兼數職,公務纏身,實在是難得一見,唯有請托傅老將軍代為轉呈。傅老當即便在後院向秦部長喊話:“老秦啊,大巴山的同誌們懇請您題詞呢,您何時能題啊?莫不是官當大了,就把川陝革命根據地給忘了吧!”秦部長趕忙回應道:“您傅政委這是說的哪兒的話哦,您題了沒有啊?您題了我題便是,咱們可都是從大巴山走出來的幸存者啊,又怎能忘記大巴山呢?能為老革命根據地略儘綿薄之力,也算是我們這些老家夥的分內之事了!”
當他們應約再次取到秦部長的題詞,展開一看,但見上麵赫然出現“為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做出貢獻的英雄兒女永載史冊!”拿著這幅珍貴的題詞,他們穿越時空,仿佛見到這位馳騁疆場六十年的農家小子,是怎樣從“秦大刀”到“秦大膽”,一手拿槍一手拿筆,從曆史的長河裡一步一步走來,成長為一代威震海內外的戰將的。秦部長早年出生在湖北黃安縣秦羅莊一個農民的家裡。父親勤勞厚道、家道不算富裕卻也夠溫飽。八歲時,父母把他送進村私塾讀書,指望他能識幾個字,好念通官府的公告,算清收成支出。誰知他天性好動,受不了私塾先生的約束,經常腳底抹油溜到外麵逮魚捉蝦。私塾先生先是用竹片狠打手心,兩年後打手心也不管用了,一咬牙勒令他退學。
一場瘟疫又奪走了他父母、哥哥、伯父的生命,他十一歲就成了孤兒。偌大的農舍裡隻剩下一個孩子,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他白天要下地種田,晚上回來還要自己做飯吃。時間來到非凡的1927年,秦家外麵的世界鬨哄哄亂嚷嚷,到處都在打土豪分田地。那年的冬天,他正在破屋子裡劈柴,他本家的一名堂叔風風火火闖進來喊:‘還劈個麼柴,鬨革命了,還不跟著打縣城去!’接著,外麵又來了一群衣衫襤褸的莊稼漢子,人人手裡拿著梭標、大刀,喊著口號,他接過一把梭標就衝向隊伍,衝到了縣城,他也沒料到這一衝竟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
過後他就參加了紅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分到三團機槍連當戰士。第一次戰鬥,是跟國民黨第二十軍郭汝棟的部隊交手。那時他的武器是一根梭標。他看到老戰士趴在土堆上用槍射擊,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多麼渴望有槍啊!沒槍,沒槍我不會搶嗎?他一挺梭標,大吼一聲就衝向敵陣,完全不理會飛來的彈雨,一個敵兵看見他不要命地衝來,嚇得扔了槍就跑。哈哈,得來全不費功夫!他撿起槍如獲至寶,嘿,漢陽造!他扔了那土裡土氣的梭標就用槍打了起來。這次戰鬥,他嶄露頭角,被提拔為副班長。沒幾個月,他又升為班長、排長。不久又入了黨。由於他作戰勇敢、經常提著大刀隻身衝上前線,他因此獲得了“秦大刀”的綽號。
在鄂豫皖蘇區大肅反運動中,他被莫名其妙的‘降職’了。他很想不通。我沒犯錯誤呀!為什麼降我的職?後來才聽人說,是被人張冠李戴了。因為他年少時出過天花,臉上有幾顆麻子,被大家喊作‘麻子排長’。紅軍時代職務稱呼比較隨便,由於戰鬥中變化大,有的乾部互相之間甚至隻知綽號不知姓名。恰巧他所在連隊的三排長也是個‘麻子排長’,曾經對肅反說了幾句風涼話,於是保衛局就來找‘麻子排長’的事。又因為三排長是雇農出身,比他的中農成份好,所以沒懷疑三排長,稀裡糊塗地把他給降職處分了。但是不久,他又被提升為紅四軍經理處監護連排長。
1932年,他任紅四方麵軍手槍營連長,這年十月他隨紅四方麵軍主力西征入川,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3年初他被任命為紅四方麵軍少共國際團連長,幫助訓練“婦女獨立營”和“婦女獨立團”成為能征善戰的“紅色娘子軍”。在川陝蘇區反敵“三路圍攻”,決戰空山壩的作戰中英勇頑強,他被提升為警衛團團長。隨即率部參加“三次進攻”戰役,解放達縣、宣漢和萬源。1934年調任紅31軍92師274團團長,率部參加反敵“六路圍攻”的戰鬥,曆時十多個月,一舉突破四川軍閥劉湘20萬重兵的圍攻。1935年春,他奉命西渡嘉陵江,迎接中央紅軍。同年5月被調任紅四方麵軍補充師師長,率部參加長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來又奉命南下川康邊作戰,經過血戰百丈關後,任紅四方麵軍兵站部站長。1936年再次隨軍北上,曆經三過雪山草地的考驗,於1936年10月離開四川,到達甘肅與一、二方麵軍實現了三軍大會師。接著又被編入西路軍,任西路軍總部四局局長,參加西征作戰。1937年1月,他率少數作戰部隊掩護西路軍總後勤部,被敵騎兵分割包圍於甘肅臨澤。他率部堅守,苦戰數日,終於突出了重圍。西路軍失利後,他曆經九死一生才回到了延安。1937年11月,任八路軍129師獨立支隊司令員。這期間,日軍占領了太原,對附近地區不斷進行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雖為司令員,但卻經常孤身殺敵,還腰插菜刀,夜闖太行山下小根村日寇炮樓,當地人傳說他像走親戚一樣就炸飛了炮樓,人們又給取個綽號名“秦大膽”。
1938年1月4日,日軍掃蕩祁縣閻漫村,殺害村民23名,奸汙婦女40多人;2月13日,日軍占領平遙縣城,屠殺城內居民1000多人;3月30日,日軍在太穀製造了慘絕人寰的‘二·一八慘案’,殺害群眾290多人,3名婦女被輪奸致死,燒毀房屋1300多間……噩耗一個接一個傳來,在秦支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受害者的血淚控訴,讓他怒火中燒,他是個血性漢子,向來勇武剛烈,在太行山下,八路軍的秦支隊已是家喻戶曉,豈容侵略者如此猖狂?然而又不能輕易出戰。國民黨精兵利炮,整師整軍,都擋不住日本人的進攻,他秦支隊僅數千人,武器低劣,彈藥奇缺,如果主動出擊,會暴露實力,吸引敵人注意力,招致瘋狂報複。不能強攻,那就智取。
於是,一場全方位的摸敵情、查動向、跟蹤敵偽零星分隊的活動展開了。他嚴令參謀處、敵工站和各縣區遊擊隊負責人,務必於近期內掌握為日本人帶路、幫凶的罪大惡極的漢奸及日軍零散分隊的行蹤。一切準備就緒,仙終於大開殺戒了。4月2日晚上,太原東南半壁河山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夜。十個縣的軍民一起行動,協助秦支隊派出的捕俘隊,一夜之間殺了100多個罪大惡極的漢奸,所有被殺的漢奸屍體上都有一張標語:凡給日軍通風報信帶路者均同此下場。落款是八路軍秦支隊。接著,在秦支隊的轄區內,70餘個日偽軍據點又同時遭到襲擊,260多名漢奸被殺,日軍官兵也死傷慘重。此一招,震驚了日本人的魂,嚇破了漢奸的膽,敵占區內一片恐慌,日偽軍不敢出門了。
1940年6月,他調任129師新編第11旅副旅長,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這個時期,他痛楚地認識到了沒有文化的悲哀,也是因為當年在學校裡打架丟了學籍,成為他十分遺憾的往事,於是他發奮學習,堅持每天寫日記,常常對著鏡子練演講,終於成為一個既有赫赫戰功,又有較高文化素養和頗有藝術細胞的軍事將領。此後他曆任晉冀豫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129師新編11旅副旅長、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地委書記,太行軍區參謀長、太行縱隊第五支隊司令員等職,成為威震太行山區的著名戰將。
真正讓世界為之震驚、對他另眼相看的,卻是那場驚心動魄的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這短短的41天,卻成為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場戰役,同時也被譽為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防禦戰例。
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中國人民誌願軍展現出了無比頑強的意誌和卓越的戰術智慧。他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死死地守住了陣地,抵擋住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如潮水般的瘋狂進攻。這場戰役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誌願軍成功地守住了上甘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而創造這個奇跡的人,正是當時擔任誌願軍軍長的秦軍長。他以其卓越的指揮才能和果敢的決策,帶領著誌願軍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拚搏,最終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1952年,朝鮮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展開了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拉鋸戰。上甘嶺,這座位於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的戰略要地,成為了誌願軍防禦體係中的關鍵要點。美軍為了打破這種僵局,決定發動一場名為“攤牌行動”operationshodon)的大規模進攻,企圖一舉奪取上甘嶺,從而對誌願軍的防線構成嚴重威脅。
在第一階段,美軍猶如餓虎撲食般,調集了多達6萬餘人的龐大兵力,配備了300餘門威力驚人的火炮,以及170多輛槍打不穿的坦克。在飛機的掩護下,他們氣勢洶洶地對上甘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發起了猛攻。
麵對如此強敵,秦軍長毫不畏懼,他鎮定自若地指揮著15軍,與12軍緊密配合,頑強地抵禦著美軍的猛烈攻擊。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表麵陣地幾經易手,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儘管美軍攻勢如潮,我軍依然堅守陣地,寸土不讓。最終,由於敵強我弱,我軍不得不轉入坑道作戰,以保存實力,等待反擊的時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階段從10月21日持續到11月5日。在這一階段,誌願軍充分發揮了坑道戰術的優勢,巧妙地利用坑道作為掩護,白天隱蔽起來,避免與敵軍正麵交鋒,卻在夜間突然發動反擊,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這種戰術使得美軍雖然占領了表麵陣地,但卻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麵。他們不斷遭受誌願軍的夜襲,損失慘重,士氣也逐漸低落。
第三階段從11月5日一直持續到25日。在經過長時間的消耗戰之後,誌願軍終於迎來了決定性的反擊時刻。他們如猛虎下山一般,對敵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一舉收複了全部陣地。
在戰鬥相持階段,麵對美軍如狂風驟雨的強大火力,平均每天發射炮彈四萬餘發,誌願軍陣地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削低了一米以上,但依然如鋼鐵般堅挺。這便是秦軍長采用的坑道戰術,它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依托坑道工事,保存著有生力量,夜間反擊,讓美軍如無頭蒼蠅般無法穩固占領。誌願軍還在斷水斷糧、彈藥匱乏的情況下,依然死守陣地,湧現出黃繼光、孫占元、胡修道等戰鬥英雄,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戰場。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激勵著全體官兵,堅持到底,絕不退縮。
最終結果是誌願軍以傷亡1.15萬餘人的代價,成功守住了上甘嶺這座鋼鐵堡壘。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2.5萬餘人,如殘兵敗將般未能達成戰略目標。誌願軍的勝利如同一把利劍,粉碎了美軍的攻勢,迫使美軍如喪家之犬重回談判桌,加速了朝鮮戰爭的結束。麵對紛至遝來的媒體采訪,秦軍長坦然地說:都是前線戰士們英勇頑強的結果,還有舍生忘死的後勤運輸線功不可沒。
喜歡愛恨無情請大家收藏:()愛恨無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