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呂布。同年冬十月,曹軍勢如破竹,攻克彭城,並展開屠城,俘獲了彭城相侯諧。曹操乘勝進軍,抵達下邳。呂布親自率領騎兵迎戰,試圖抵擋曹操的攻勢。但曹操指揮有方,曹軍士氣高昂,一舉大破呂布的軍隊,還擒獲了呂布軍中的驍將成廉。曹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下邳城下。呂布見曹軍來勢洶洶,心中恐懼,便想投降。然而,陳宮等人堅決反對投降,極力勸阻呂布,還建議他向袁術求救,並勸說呂布出城迎戰。但呂布出戰後再次戰敗,無奈之下隻能退回城中,堅守不出。曹操的軍隊連續作戰,士卒們疲憊不堪,曹操見狀,便產生了退兵的想法。關鍵時刻,曹操聽取了荀攸、郭嘉的計策,下令決開泗水、沂水,水淹下邳城。
一個多月後,呂布軍中發生內亂,部將宋憲、魏續等人抓住陳宮,打開城門向曹操投降。曹操順利入城,生擒了呂布和陳宮。曹操深知呂布反複無常,陳宮又詭計多端,留著他們恐成後患,於是下令將二人斬殺。
太山郡的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等人各自聚集了一批人馬。在呂布打敗劉備時,臧霸等人都追隨了呂布。如今呂布戰敗,臧霸等人也被曹操俘獲。曹操深知這些人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了穩定局勢,他不僅沒有為難臧霸等人,反而以優厚的待遇接納他們,還劃出青州、徐州靠近海邊的土地,讓他們治理,並從琅邪、東海、北海三郡中分出城陽、利城、昌慮等郡。
當初,曹操擔任兗州牧時,任命東平人畢諶為彆駕。張邈背叛曹操時,劫持了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子和兒女。曹操得知後,體諒畢諶的處境,主動辭退他,說道:“你的老母親在張邈那裡,你可以離開我,去照顧他們。”畢諶聽後,向曹操叩首,言辭懇切,表明自己並無二心。曹操被他的忠誠所感動,不禁流下眼淚。然而,畢諶離開曹操後,卻背叛曹操,投奔了張邈。等到曹操攻破呂布,生擒畢諶時,眾人都為畢諶的性命擔憂。曹操卻感慨道:“一個人能對自己的親人儘孝,難道會不忠於君主嗎?這正是我所需要的人才啊。”於是,曹操不僅沒有懲罰畢諶,還任命他為魯相。
據《魏書》記載,袁紹一直與原太尉楊彪、大長秋梁紹、少府孔融等人有矛盾,他想讓曹操以其他罪名誅殺這些人。曹操卻說道:“當今天下分崩離析,各路豪傑紛紛崛起。輔佐君主的大臣們,心中各有想法,都想為自己謀求出路,此時正是君臣相互猜疑的時期。即便我以毫無嫌隙的態度對待他們,都還擔心他們不信任我;若是隨意誅殺他們,那誰能不感到自危呢?我出身平民,在亂世中崛起,曾遭受庸人的欺淩陷害,心中的怨恨又怎能說得完呢!漢高祖赦免了雍齒的仇怨,從而使群臣安心,這些曆史教訓怎能忘記呢?”袁紹認為曹操表麵上打著正義的旗號,實際上卻與自己離心離德,心中對曹操充滿了怨恨。臣鬆之認為,楊彪也曾被魏武帝曹操囚禁,幾乎喪命,孔融最終也沒能逃脫被誅殺的命運,這難道就是曹操所說的先踐行自己的諾言,然後再讓人跟從嗎?知道道理並不難,難的是真正去踐行,這一點確實是千真萬確啊。
建安四年春二月,曹操率軍回到昌邑。此前,張楊的部將楊醜殺死了張楊,隨後眭固又殺掉楊醜,率領張楊的舊部歸附袁紹,並屯駐在射犬。同年夏四月,曹操進軍到黃河岸邊,派史渙、曹仁渡過黃河攻打眭固。眭固留下原張楊的長史薛洪和河內太守繆尚留守射犬,自己則親自率軍北上,迎接袁紹的援軍。在犬城,眭固的軍隊與史渙、曹仁的軍隊相遇,雙方展開激烈交戰。曹軍勇猛作戰,大破眭固的軍隊,並斬殺了眭固。曹操隨後渡過黃河,包圍了射犬。薛洪、繆尚見大勢已去,率領部眾投降。曹操封他們為列侯,然後率軍回到敖倉,並任命魏種為河內太守,將河北的事務交給他管理。
當初,曹操舉薦魏種為孝廉。兗州發生叛亂時,曹操曾堅信地說:“隻有魏種肯定不會背叛我。”可當他聽說魏種也逃離了兗州,投靠了敵人,不禁大怒道:“魏種就算逃到南越,或者逃到北方的胡人之地,我也不會放過你!”後來曹操攻下射犬,生擒魏種。曹操看著魏種,感慨道:“他確實是個人才啊!”於是,曹操親自為魏種解開繩索,不計前嫌,繼續任用他。
此時,袁紹已經兼並了公孫瓚,占據了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州之地,擁兵十多萬,勢力極為強大。袁紹野心勃勃,打算進軍攻打許縣。曹操的部將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認為袁紹兵力強盛,難以抵擋。曹操卻鎮定自若地分析道:“我了解袁紹的為人,他誌向遠大卻智謀不足,外表看似強硬,實則膽小怯懦,心胸狹隘,嫉妒賢能,缺乏威嚴。他雖然軍隊眾多,但兵力部署混亂,將領驕橫,政令不統一。他占據的土地雖然廣闊,糧食雖然充足,但這些最終都隻會成為我的戰利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建安四年秋八月,曹操進軍黎陽,派臧霸等人進入青州,攻打齊地、北海和東安。曹操自己則留下於禁屯駐在黃河邊上。同年九月,曹操回到許縣,分兵把守官渡。冬十一月,張繡率領部眾前來投降,曹操封他為列侯。十二月,曹操親自率軍進駐官渡,準備迎接與袁紹的大戰。
袁術自從在陳地戰敗後,勢力逐漸衰落,陷入困境。袁譚從青州派人來迎接他。袁術打算從下邳向北逃竄,曹操得知後,派劉備、朱靈前去攔截。恰在此時,袁術因病去世。程昱、郭嘉得知曹操派劉備去攔截袁術後,急忙向曹操進諫道:“劉備此人不可放走,他野心勃勃,早晚會成為您的勁敵。”曹操聽後,心中懊悔不已,趕忙派人去追,卻已經來不及了。
原來,劉備在還未東行之前,就暗中與董承等人謀劃反叛曹操。他到達下邳後,便殺掉徐州刺史車胄,起兵屯駐在沛地。曹操得知劉備反叛,派劉岱、王忠前去攻打,卻未能取勝。據《獻帝春秋》記載,劉備對劉岱等人說:“就算你們派一百人來,也拿我沒辦法;要是曹公親自前來,那結果就難說了!”《魏武故事》中記載,劉岱字公山,是沛國人。他曾以司空長史的身份跟隨曹操征戰,立下戰功,被封為列侯。《魏略》記載,王忠是扶風人,年輕時擔任亭長。三輔地區發生戰亂時,王忠因饑餓難耐,甚至吃人。後來他跟隨眾人向南前往武關,恰好遇到婁子伯奉荊州之命來迎接北方的客人。王忠不想離開,便率領眾人襲擊婁子伯,搶奪了他們的兵器,聚集了一千多人,歸附了曹操。曹操任命他為中郎將,讓他跟隨自己征戰。五官將曹丕知道王忠曾吃人,有一次跟隨曹操出行時,曹丕讓俳優取來墳地間的骷髏,係在王忠的馬鞍上,以此取樂。
廬江太守劉勳率領部眾前來歸降,曹操封他為列侯,以示嘉獎。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密謀誅殺曹操的計劃不幸泄露,參與謀劃的眾人皆被依法處死。曹操打算親自東征劉備,眾將領紛紛勸阻道:“如今與您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是袁紹,眼下袁紹大軍即將來襲,您卻要棄之不顧,轉而向東攻打劉備。倘若袁紹趁機從背後進攻,我們該如何應對?”曹操神情嚴肅,目光堅定地說道:“劉備是人中豪傑,若不趁早將其擊敗,日後必定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孫盛所著的《魏氏春秋》記載,曹操回答眾將時說:“劉備乃人中之傑,會給我帶來憂患。”臣鬆之認為,史書記錄的言辭,大多經過潤色加工,所以之前記載的內容存在與事實不符的情況。而後來的作者又隨意改動,這就使得記載與事實相差更遠了。孫盛撰寫的書籍,常常引用《左傳》的內容來更改舊有的記載,類似的情況不止一處。唉,後世的學者還能相信哪些內容呢?況且魏武帝曹操正以平定天下為誌向,卻說出這種計較生死的話,實在不符合他的身份。)曹操繼續分析道:“袁紹雖有遠大誌向,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對事情的反應遲緩,得知我東征劉備,他肯定不會立刻有所行動。”郭嘉也極力勸說曹操東征劉備,曹操聽後,心意已決,於是揮師東進,攻打劉備。曹軍勢如破竹,一舉擊敗劉備,生擒其部將夏侯博。劉備狼狽不堪,隻得逃往袁紹處尋求庇護,曹操則俘獲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劉備的部將關羽屯兵在下邳,曹操乘勝追擊,再次發起進攻,關羽最終不敵,無奈投降。昌豨原本歸附曹操,此時卻反叛並投靠劉備,曹操果斷出擊,再次將其擊敗。曹操大獲全勝後,班師回朝,返回官渡,袁紹果然沒有趁機出兵。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