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管理,很多時候大家都想到的是領導。
我們這個民族人人都想當領導。
古時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是為了什麼,不是服務老百姓,而是做官,就是人上人。
這也就是我們隨便拿出一個都很牛,但湊一起就是一條蟲。
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問題。
因為誰都不服誰。
唯一服的就是拳頭,權力。
這些有暴力做背書的途徑。
說白了就是不信任,其實就是法製不完善,沒有保障。
說出來的話可以變,簽了的合同可以撕毀,可以不認賬。
也就是沒有誠信。
天下能人很多,但湊不到一起,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都是民間能人。但組不成一個像樣的企業。
為什麼說在大學裡參加體育運動,找工作時比較容易,或者到了單位比較能乾。
實際這和身體素質無關。
而是體育有個很重要的東西,特彆是正規訓練比賽。
就是服從,妥協。
籃球隊長要服從教練的,要妥協隊員,不能說隊員太差,把隊員都換了。這就是企業領導經常犯的錯誤。
手下太差,統統換了,其實不現實,教練的想法就是這個隊長腦子有病,乾脆把他換了。
因為企業和球隊一樣,不可能都是厲害的,再說厲害的人都去500強了,難道我們的企業就不乾了嗎?
其實500強更清楚,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沒必要要求過高,過於統一,否則隻會一樣,那企業也完蛋了。企業需要各種技能的人,所以管理者就要學會妥協,服從。
管理者既要服從上級的安排,又要服從下屬的訴求,就是各儘其責,發揮個人能力和差異性。
有時候還要學會妥協,每個人隻是完成自己的任務,例如管理的人不懂得具體技術,所以本質上就是一個協作的過程。
以前我有個領導,他總是說你們都不在,我也能把工作乾完。大家一致認為他能力強。
有一次他把我叫到辦公室,說你給我做一個功能,是這樣的。
我說你前段時間不同意我升職,這個功能我不做。
他說,我都跟領導保證過了。
我說,那是你的事。
他說,我不跟你講話。
我就轉身走了。
後來他就再也沒有創新的點子了,然後去搞人際關係。
從此他的職業生涯也就止步於經理。
我其實沒有損失,反正升職也輪不到我,乾脆退出編程,開發英語和寫作,另辟一片天地。
後來那個領導調走,我還是呆在原部門,做我喜歡的事。
當然我不是一個不合作的人,我隻是不和他合作,其他領導依然合作默契,後來其他領導成了經理,我又開始新的合作。
所以有時候服從和合作是並行的,上下是可以選擇的,妥協是必須的。
否則走的一定是你。
人的發展講機遇,但待的太短時間,機遇還沒來,你就跑了,這樣,你跑多少地方也遇不到機遇。
有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去道觀裡和大師學習,就問道士如何成仙。道士很生氣,說,你才來了一星期,你問我怎麼成仙,我從小修道,都60歲的人了,還沒修成正果。
哈哈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