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的否定彆人,用各種令人討厭的小技巧打擊彆人,是什麼心理。
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關鍵——那些總是否定彆人、用小技巧打壓彆人的人,他們到底是什麼心理?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不會直接攻擊你,但總是用“看似合理”的方式讓你懷疑自己、覺得自己“沒那麼好”、感到“被控製”或“自我價值被壓低”。
比如:
?你表達觀點,他說:“你想多了”。
?你做了什麼努力,他冷笑一句:“這有啥用?”
?你說自己的感受,他來一句:“你太敏感了。”
而更令人惱火的是,他們往往還用一些看似“有邏輯”的方式否定你,比如“我隻是就事論事”、“你太玻璃心了”、“我隻是想幫你看清現實”——這讓人很難反駁,但又特彆壓抑。
下麵我們來深入拆解,這背後可能有哪些心理機製在起作用。
?
一、這是一種“控製型人格”的體現
不斷否定他人,其實是一種操控策略。通過打擊彆人、壓低彆人的自信,他們可以獲得:
?相對的權力感:讓對方顯得“無知”“不理性”,自己就顯得“聰明”“客觀”“更成熟”。
?安全感和優越感:如果我讓你感到自己不夠好,你就可能依賴我、服從我,或者不敢挑戰我。
這類人通常有一種“強控製欲”——他們不希望對方變得獨立、強大、自信,因為那意味著他們可能失去掌控。
?
二、可能是一種“自我防禦機製”
有時候,他們打擊你,其實是在保護自己:
1.投射projection)
他們可能內心深處也很自卑,但無法麵對自己的不安,所以把這種感覺投射到彆人身上,通過打壓彆人,來“證明”自己不差。
比如:
?他自己其實沒什麼能力,但總是否定彆人的努力;
?他不敢追求夢想,就嘲笑你“異想天開”。
這是一種“拉你下水,我就不孤單”的心態。
2.否定denia)
他們可能無法麵對自己生活中的失敗、脆弱、羞恥感,於是通過貶低彆人來逃避自己的問題。
“你也不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我不想承認我也有問題”。
?
三、部分人是“人格障礙”傾向,例如:
1.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personaity)
?總是否定彆人的成績、價值、貢獻;
?隻有在打壓彆人、貶低彆人時才能維持自己的“優越感”;
?典型話術:“你再努力也比不上我當年。”
他們內心其實很脆弱,怕自己被忽視,所以通過不斷貶低彆人,讓自己看起來更高。
2.被動攻擊型人格passiveaggressive)
?表麵溫和,實則暗中傷人;
?不直接衝突,但通過諷刺、質疑、拖延、忽略等方式“軟打擊”;
?比如:“哇你居然也能做到,厲害啊……”語氣滿滿的內涵)。
這類人通常表達憤怒的方式是“間接性”,他們害怕正麵衝突,但內心積怨很深。
?
四、“情緒操縱者”常用的典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