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無論李海再如何不舍,在大哥提出想去西城看看後,還是隻有答應。
他知道,那裡,對大哥來說太過不同了。
“大哥,早點歸京,侄子侄女們還在京都等你。”
望著馬車上已經對他絮叨有些不耐煩的李山,李海重複著這些天已經說過無數遍的話。
“好了好了,放心吧,待我見完好友自會歸京。我還想多陪陪我的乖孫們呢。”
李山笑著打趣,但也是真心話,他和孫子孫女外孫們,相處的時日很少,哪怕經常書信往來,彼此精神上並不陌生,但也總會覺得虧欠了他們。
路上,李山突發奇想,不如先去見見劉兄和景弟吧,然後再去西城。
於是直接讓車夫調轉了方向,走了幾日才給小弟寫信,說他先去見見他好友們,至於小弟收到信後如何碎碎念,他是聽不見咯~
果不其然,收到信後的李海直接氣笑了。
周芷蕙看著自己丈夫難得的小孩子脾性,忍不住笑了。
“夫君,如今你倒是管教起大哥來了。”
周芷蕙隻是單純打趣,她是真覺得十分有意思。
她和李海結婚前的一幕幕如今還曆曆在目,那時候的夫君,對大哥可是敬重有加。
大哥的話對他來說,就差排在聖旨後麵了。
好像是從大哥受傷那次,李海對大哥開始有了老媽子傾向,總是覺得大哥其實並不是無所不能的,也會受傷,也很脆弱。
再就是等到爹娘都走了,大哥一人在老家,他就愈加……
想到這裡,周芷蕙一開始打趣的心思也沒有了,隻有對丈夫淡淡的心疼和對大哥同樣的擔憂。
“大哥年輕時人們多誇他沉穩,可沒想到老了老了,倒是有了幾分孩子心性,任性的很。”
李海坐到自己娘子旁邊,摩挲了一下她早已沒有年輕時光滑但總能給她安全感的雙手。
“不過,爹娘在世時總是心疼大哥的性子,認為是家裡沒給到他好的條件,才導致大哥小小年紀就比旁人懂事許多,若是他們還在,看見大哥如今肆意的模樣,怕是會彌補一些當年的遺憾。”
李海有幾分惆悵,他想爹娘了。
周芷蕙反握住李海的雙手,也懷念起了李魚和秀娘。
“是啊,爹娘最是擔心大哥不過,大哥小時候吃了太多苦了。若他們在天有靈,看到如今李家枝繁葉茂的模樣,還有大哥終於肯歇一歇了,也會欣慰的。”
周芷蕙是真的很喜歡公婆,他們雖然沒什麼學問,但樸實又善良,對她從不會有一絲苛刻,哪怕成親後好幾年都無所出,也不會給她任何生育壓力,反而讓她寬心。
當年祖母在世時還說,李家簡直快要把她慣壞了。
但她知道祖母是高興的,還笑言讓她和夫君成親,是她祖父生活中做過最最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那邊弟弟弟媳在暗自神傷,但李山卻仿佛釋放了天性,一點兒不急著趕路不說,反而還走走停停,時不時品嘗一些當地美食。
甚至離譜到,每到一個地方,乾了些什麼,都會給許多人送上一封信過去,不少信上隻有寥寥幾句話。
他快要把寫信當成現代的聊天工具使用了,隻可惜因為他在趕路,收回信不方便,讓大家若有回信統一寄到京城,等他回京後在慢慢看那些親朋的回複。
喜歡農家娃的科舉生涯請大家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