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遠無奈地搖搖頭,心裡盤算著:“看來得在廠區裡設個換氣點了。”
離開液化氣灶展位後,顧方遠又逛到了自行車和縫紉機展區。
自行車展台上,一排排嶄新的“永久”和“鳳凰”自行車整齊擺放,車把上的鍍鉻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顧方遠伸手按了按車座,海綿回彈有力,手感極佳。
“同誌,這車怎麼賣?”他問。
銷售員是個戴眼鏡的年輕人,見有顧客上門,立刻熱情介紹:“120元一輛,量大從優!”
這價格真不便宜。
不過也能理解,人家過來是準備賺外彙的,能不要票賣給國內商人已經很不錯了。
顧方遠點點頭:“先訂輛。”
眼鏡銷售員手裡的筆記本“啪嗒”一聲掉在地上,他手忙腳亂地撿起來,聲音都變調了:“多……多少?”
“輛。”顧方遠淡定地重複。
一萬輛多嗎?
對於現在的龍港鎮來說,真不多!
光是給他們乾活的相關人員,都已經超過一萬人。
一人一輛都分不到。
關鍵在南江市一票難求,根本買不到自行車。
現在這裡不需要票,顧方遠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就算拉回去賣不掉也沒關係,大不了等過年發福利之類的時候,送出去就完事了。
銷售員咽了咽口水,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得請示我們廠長!”他也沒想到,國內顧客會有人一次買這麼多。
很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匆匆趕來,握著顧方遠的手連連搖晃:“同誌,您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啊!最近廠裡積壓了不少庫存,您這一單可解了燃眉之急!”
聽著很矛盾。
民眾買不到,企業庫存賣不掉。
這在改革開放初期很正常。
現階段,企業正在逐漸脫離計劃經濟,導致企業不知該怎麼做,隻知道埋頭生產,甚至為了不輸於人,盲目擴大生產,這才導致庫存積壓現象。
很多國企都是在轉型過程中,沒有更好的適應市場,最終導致破產。
顧方遠笑了笑:“各取所需罷了。”
縫紉機展區的情況也差不多。
不過,他隻訂了一千台。
這批縫紉機,並非給龍港鎮紡織廠做頭花,而是打算交給‘南江市方蘭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做成衣。
他有信心,這次帶來的成衣必定一炮而紅!
除此之外,他還和一些紡織原料供應商要了聯係方式,為‘南江市方蘭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紡布增產做準備。
隻有產量上去了,才能把成本打下去。
關鍵,廣交會上有很多私人企業,進貨價非常便宜,不多弄一些供應商聯係方式,他都覺得虧心。
臨近中午,顧方遠的手裡已經攥了厚厚一疊名片。
他站在展廳中央,環顧四周,嘴角微微上揚。
“六姐的紡織廠,這下原材料和機器都不愁了。”
摸了摸口袋裡的合同,心裡盤算著:“接下來,就等展位布置完成,讓那些老外開開眼了。”
不遠處,秦奮正咬牙切齒地盯著他的背影,手裡的展位宣傳單被捏得皺成一團。
他感覺自己的手段在顧方遠麵前,就像小孩耍把戲一樣無力。
關鍵那混蛋太有錢,很多事情都能用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