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遠望著她的背影,嘴角再次揚起一抹笑意。
五姐雖然有時顯得有些衝動,但她的聰明才智和執行力卻是無可挑剔的。
他相信,在她的帶領下,方便麵事業一定會蒸蒸日上。
顧方遠起身望著窗外的方便麵工廠,煙囪正冒出嫋嫋白煙,喃喃道,“商業不是下棋,沒有‘提前想好’。商人要學會從乘客的皺眉裡找機會,從小孩的哭聲裡聽需求——這才是做生意的真本事。”
他雖然是重生者,但也不是萬能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過程中尋找機遇。
上一世的經驗,隻能作為參考罷了!
走廊裡傳來顧方芳的聲音:“小劉!通知研發部,下午三點開‘乾吃麵研討會’,記得叫上食堂的王師傅,他炸麻花的手藝說不定能用上!”
顧方遠笑了,掐滅煙頭扔進煙灰缸。
窗外,一群小學生正背著書包前往食堂,嘰嘰喳喳討論著“方便麵的事情”。
他知道,當這些孩子捧著乾吃麵蹦跳著回家時,顧氏方便麵的下一場革命,已經在他們的書包裡悄然發芽。
這不僅是一桶麵的進化,更是一個時代的覺醒。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有人用熱水泡出了溫飽,更有人用創新嚼出了未來。
而顧方遠,正帶著他的商業版圖,在這股“乾吃”的脆響中,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午後的陽光灑在城北的曠野上。
顧方遠坐在吉普車裡,看著窗外掠過的塑料大棚。
那些銀灰色的拱形建築在陽光下泛著微光。
沒錯!
這是除龍港鎮外,另一處大棚蔬菜種植基地。
在這年代,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絕對罕見。
其投入的成本絕非一般企業可以承受,足見背後的雄心與魄力。
顧大壯握著方向盤,時不時瞥一眼後視鏡,留意著老板的神情。
自從上次臨江閣事件後,他發現顧方遠的目光裡多了些鋒芒,像打磨過的刀刃。
“到了,老板。”吉普車碾過碎石路,停在一排紅磚房前。
牆根下堆著幾袋飼料,袋子上印著“養殖專用”的字樣,那是上個月剛投產的飼料廠產品。
養豬大戶趙天佑便從一間屋子裡走了出來。
他滿臉笑容,朝顧方遠揮了揮手。
“哈哈哈!稀客啊!你這二老板自從投資後,這還是第一次過來呢!”趙天佑的聲音洪亮,帶著幾分調侃。
此前,由於顧方遠畫的餅太多,早已將趙天佑的資產榨乾。
為了達到之前顧方遠說過的循環體係,趙天佑不得已邀請顧方遠進行注資。
一是為了減輕資金壓力,二是邀請顧方遠參與進來,可以保證養殖場的售後問題。
如今,這片養殖場不但養了豬,還養了雞、鴨、鵝,甚至後來發展了大棚蔬菜。
還有飼料廠、肥料廠,都已經開工建設。
顧方遠注資後,占了4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