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顧方遠的回答簡潔有力,他指向窗外正在安裝天線的宿舍樓。
“中國的電網覆蓋率每年都在提升,去年龍港鎮隻有鎮上一小片區域有電,今年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當燈泡照亮千家萬戶後,人們自然會渴望看到動態的影像。”
“電視機?”喬治的鋼筆尖在紙上頓出一個墨點,“可中國已經有上海牌、熊貓牌電視機了,你現在進入這個市場,會不會太晚?”
“不,喬治先生,你誤解了。”顧方遠走到樣品櫃前,拿起一台巴掌大的半導體收音機。
“中國缺的不是電視機,而是‘買得起的電視機’。現在市麵上的黑白電視動輒幾百塊,相當於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
他的目光掃過辦公桌上的成本核算單,“我要做的,是把價格壓到兩百塊以內,讓每個普通家庭都能搬一台回家。
而且電視機的遠景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豐富,如果可以,我甚至想直接從黑白電視直接躍遷到彩色電視機。”
夕陽完全沉入地平線,辦公大樓的燈光次第亮起。
喬治看著顧方遠眼中燃燒的火焰。
突然,腦海中浮現一幅畫麵.....
‘工人們騎著自行車回家,車後座綁著剛買的電視機紙箱,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他突然明白,顧方遠要做的不止是生產電視機,更是在製造希望——一種讓普通人也能觸摸到的現代生活圖景。
“顧先生,”喬治合上筆記本,語氣變得鄭重,伸出手,“雖然不能直接投資,但如果你需要歐洲的技術資料或零部件,我很樂意幫忙。”
顧方遠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溫度傳遞著商業夥伴間的默契。
索菲亞也站起身,將咖啡杯輕輕放在托盤上。
“我會讓米蘭的時裝周團隊留意電視機外殼的設計趨勢——或許我們可以把意大利的美學融入你的‘大眾電視’。
當然,關於你剛才所說的配件產業,我也非常有興趣,等立項後,請第一時間告訴我們。”
顧方遠抬起手表看了一眼,現在是下午3點。
“謝謝你們的理解。中國有句古話叫‘欲速則不達’。在高科技的賽道上,我寧願慢一點,穩一點,用自己的腳步丈量未來。
關於科技的話題,我們暫時停下,我先給你們安排地方休息,然後晚上帶你們享受一下我們當地的美食。”
“那真是太好了!早就聽說江南美食多,今晚我們可要好好嘗一嘗。”喬治呲著大牙笑道。
三人起身向外走。
雪又開始下了,細密的雪花在路燈下飛舞。
喬治和索菲亞披上大衣,跟著顧方遠走出辦公室。
走廊裡,員工們正抱著圖紙匆匆走過,討論聲中夾雜著“顯像管”“注塑模具”等術語。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