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遠幾乎是下意識地、微不可察地蹙緊了眉頭,感覺耳廓深處傳來一陣短暫的嗡鳴和刺痛感。
他身後助理林小雨甚至被這突如其來的聲浪驚得縮了一下脖子,下意識地伸手捂了一下耳朵,臉上流露出些許不適。
與江南省省城那種帶著鄉土氣息的安靜,以及上海那種雖然嘈雜但更偏向市井人聲的喧鬨相比....
北京火車站前的這種以機械噪音為主旋律的“歡迎儀式”,顯得格外具有衝擊力和辨識度。
顧方遠站在北京火車站那宏偉卻嘈雜的出站口前,短暫地停下了腳步。
他微微仰起頭,閉上雙眼。
迎著凜冽而乾燥的北風,緩緩張開了雙臂,做出一個近乎擁抱這座城市的姿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空氣冰冷刺肺,帶著一種屬於北方的、混雜著煤煙、塵土和隱約柏油味的獨特氣息。
他在心中無聲地、卻充滿力量地呼喚:“北京,我來了!”
這裡,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個首都符號,更是全國真正的行政中樞,是無數政策、法令和風向標的起源地。
在八十年代這波瀾壯闊的變革初期。
北京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的神經。
它本身就是國家發展趨勢最權威、最前沿的標杆。
在顧方遠超越時代的眼光看來....
八十年代的北京,對於敢於闖蕩、嗅覺敏銳的人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一個遍地機遇、彎腰就能“撿錢”的黃金年代。
無論是擺個小攤做點日用百貨的小生意,還是瞅準機會購置一些如今看來價格低廉、未來卻會瘋狂增值的四合院、臨街鋪麵等固定資產.....
隻要踏出第一步,並且堅持下去。
未來的日子絕對差不了,足以讓一個普通人實現階層的跨越。
當然,這些在尋常人眼中足以改變命運的巨大機遇,對於手握龐大資本、擁有先知先覺優勢的顧方遠而言,隻能算是“小打小鬨”的積累過程。
他此番北上京城,胸懷的藍圖和目標,絕非僅僅是這些。
“顧老板!!!”就在這時,一陣清脆悅耳、帶著明顯欣喜之情的女聲穿透了周圍的嘈雜,清晰地傳入他的耳中。
顧方遠循聲望去。
目光穿過熙熙攘攘接站的人群。
隻見出站口圍欄外,一位穿著紅色呢子大衣、圍著白色羊毛圍巾的青春靚麗女孩,正用力地朝他揮舞著手臂。
她那明媚的笑容,在這灰蒙蒙的冬日背景下,顯得格外鮮豔奪目,如同冰雪中跳躍的火焰。
顧方遠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真誠而溫和的弧度。
他朝女孩點了點頭。
隨即示意身後的隨行人員,一行人穿過人流,朝著那個醒目的紅色身影走去。
“好久不見了,餘淑儀同誌!”顧方遠在女孩麵前站定,笑著伸出右手,語氣熟稔而親切。
餘淑儀——正是當初前往南江市,采訪報道了四圍山開發區的那位央視女記者。
那次采訪之後,雙方憑借良好的印象和潛在的互利關係,一直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係。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