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不忙地端起麵前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氣。
呷了一口清香的龍井,借此短暫的時間組織了一下語言。
隨後將茶杯放回茶幾,臉上帶著從容而自信的微笑,迎上方台長探究的目光,緩緩回應道:
“方台長您說笑了,也過慮了。”他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對時代脈搏的把握,
“如今國家已經進入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新時期,這不單單是經濟環境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認為,很多以前的行政思維、用人方式,也必然會隨之逐步調整和優化。”
他伸出手指,輕輕在空氣中點了一下,加強語氣:
“就比如去年國家明確提出的‘政績數據化’導向,要求各項工作都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量化指標。
一個乾部,今年拉來了多少投資、管轄地區的gdp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個百分點、農業產值提升了多少、工業利潤增長了多少……等等這些硬邦邦的數據,到時候往桌麵上一擺,那是一目了然,做不得假的。”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炯炯:“在這種趨勢下,隻要自身有足夠的能力,能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我相信,任誰也沒辦法輕易遏製或者抹殺其功勞。
從古至今那種單純依靠血緣、關係上位的舊套路,以後肯定會漸漸被淡化,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是唯一的通道了。”
他話鋒一轉,又顯得十分圓融:“當然,我絕不否認人脈關係在任何一個社會階段的重要性。
但是,兩者相比較而言,我個人認為,在未來的仕途發展中,‘個人能力’和‘實際政績’的權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
最後,他將話題引回葉皓身上,語氣篤定:
“葉皓市長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現在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大背景下。
如果他身邊能有一群誌同道合、真正能乾事的‘商人朋友’從旁協助,在他的轄區內落地幾個大項目,創造大量的就業和稅收,做出亮眼的經濟數據……”
顧方遠意味深長地頓了頓,與方台長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那麼,我相信,他未來所能達到的成就,絕對不會比葉家那位嫡係子弟差,甚至……猶有過之也未可知。”
方台長聽完顧方遠這番條理清晰、見解深刻的論述,身體不自覺地微微向後靠進了鬆軟的沙發背裡。
這個細微的動作泄露了他內心的震動。
他下意識地抬起手,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抬了抬架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
鏡片後的目光變得格外專注和銳利,仿佛第一次認識眼前這個年輕人一般。
重新、仔細地上下打量了一遍顧方遠。
雖說改革開放的政策推行已經有四個年頭,各種新思潮也在湧動,但能如此清晰、透徹地將經濟發展趨勢與政治生態變遷結合起來分析,並且說得頭頭是道的人.....
尤其是在這麼年輕的年紀,實在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方台長心中暗忖.....
若不是自己身居央視台長之位,需要把握宣傳口徑和政策風向,接觸到的前沿信息和內部討論比較多,眼界相對開闊....
乍一聽到這番關於“政績數據化”、“能力權重提升”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