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鏡頭的運用和時長的把握;
評估可能帶來的觀眾反響……
辦公室裡的煙霧繚繞主要來自方台長和顧方遠),茶杯續了一次又一次水。
直到窗外的天色漸漸暗淡下來。
一個大致的合作框架和幾個可行的植入方案總算被敲定了下來。
具體的劇本微調、道具準備、演員溝通等繁瑣的細節,還需要顧方遠這邊派出專人比如懂產品和品牌訴求的人)後續進駐劇組,與導演和編劇緊密跟進來完成。
核心目標非常明確:既要讓觀眾在歡笑中自然而然地記住產品,感受到其品質和品牌形象,又絕對不能因為生硬的廣告插入而引起觀眾的反感和厭煩,破壞了春晚這道全國人民的“年夜飯”的整體觀賞性。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至關重要。
經過一番緊張而激烈的唇槍舌戰、反複拉鋸式的談判。
關於廣告植入的具體形式、露出時長、出現頻率以及最關鍵的費用問題,總算艱難地敲定了下來。
考慮到畢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為了避免過度商業化引起觀眾反感,確保春晚節目的整體質量和觀感,最終台裡隻同意在選定的兩個小品節目中,植入顧方遠名下的五種核心商品。
這比顧方遠最初期望的要少,但已是多方權衡下的最佳結果。
或許是覺得限製較多,方台長心中過意不去。
也或許是顧方遠那一千萬的“誠意”實在讓人無法拒絕。
作為補償和長期合作的誠意,方台長主動提出,從明年三月份開始,在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
也就是每晚七點《新聞聯播》正式開始前的三十秒,以及緊隨其後、進入《天氣預報》前的二十秒——
這兩個堪稱寸秒寸金的廣告時段,留給顧氏企業一年使用期!
這無疑是一份極其厚重的大禮。
更讓顧方遠省心的是.....
關於向國家計委申報廣告計劃這件繁瑣且門檻極高的事情,方台長大手一揮,表示由電視台方麵全權負責解決。
他們熟悉流程,有專門的渠道,遠比顧方遠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去跑要高效得多。
直到這時,顧方遠才從方台長和總編輯的交談中了解到,原來在這個年代,企業想要在國家級媒體上投放廣告,並不僅僅是花錢就行。
還需要提前向企業所在地的省級政府主管部門打報告,說明廣告內容和投放計劃,再由省級政府審核後,上報到國家計委進行審批立項。
在他上輩子留意央視廣告,也是幾年後“標王”現象出現,他才知道央視廣告的作用那麼大。
對於這套複雜的審批機製,更是一無所知。
換言之,即便沒有葉凱半路殺出來搗亂,以他這次倉促北上的準備,也未必能趕在春晚前走完這一整套繁瑣的審批流程,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