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梭號”帶回的、關於奧爾特雲深處那轉瞬即逝的超光速躍遷餘波的消息,如同在“新芽市”剛剛穩固的基石下,又埋下了一顆深水炸彈。恐慌被嚴格控製在委員會高層,但一種更深沉、更壓抑的緊迫感,卻不可避免地滲透到了每一個重建項目的神經末梢。
步伐,無聲地加快了。
船塢燈火通明,工程師們三班倒地工作,“影梭號”的同型艦——被命名為“暗影級”偵察艦——的建造進度大幅提前。基於首次試航數據,偽裝係統和傳感器還在不斷優化。傑克幾乎住在了模擬訓練艙,他要確保當新船下水時,能有足夠多的、和他一樣瘋狂的飛行員能駕馭它們。
莉莉的實驗室更是成了不夜之地。那綠色晶體被連接上了更多、更精密的探測設備,試圖從各個維度榨取信息。對那次躍遷餘波的數據分析也在全力進行,試圖反推其引擎技術層級、艦隊規模甚至可能的目的地。壓力讓莉莉本就瘦削的身形更加單薄,但她的眼神卻亮得嚇人,仿佛燃燒著某種偏執的火焰。
伊娃則幾乎常駐在全球能量諧波監測中心。星球意識那微弱如心跳的脈衝,成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唯一絲線,也成了所有人心中一份沉重的寄托。她調整了接收器的靈敏度,試圖捕捉更細微的變化,並嘗試用極其溫和的、“創世因子”調製的能量脈衝,如同輕聲呼喚般,去回應那緩慢的搏動,希望能加速其複蘇,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絲一毫。
科爾坐鎮中樞,協調著一切。資源像血液一樣被精準泵送到各個關鍵項目,尤其是那幾個“暗影計劃”。他深知,下一次危機絕不會給他們慢慢發展的機會。他們必須在敵人再次注意到這裡之前,獲得足以自保,甚至令對方忌憚的力量。
時間在這種極致的專注中又過去了數月。
“暗影級”二號艦“幽影號”、三號艦“魅影號”相繼下水,組成的“幽靈小隊”在傑克的帶領下,開始進行更遠距離的、輪番的隱秘巡邏,範圍逐漸覆蓋整個柯伊伯帶,並開始向奧爾特雲邊緣滲透。它們像無形的蛛網,悄然張開,警惕著深空中的任何風吹草動。
莉莉團隊對綠色晶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非關於敵人核心,而是關於其超光速航行技術的底層原理碎片。
“它們的躍遷並非完全依靠能量撕裂空間,”莉莉指著全息屏幕上複雜到令人頭暈的數學模型,“更像是一種……利用空間本身‘褶皺’的遞歸滑行recursivesidingaongtd)……它們似乎能感知到更高維度的時空結構,並利用一種特殊的生物能量諧振,實現短途的‘維度夾縫’穿梭……這解釋了為什麼餘波如此微弱且難以追蹤……”
這個發現雖然距離逆向工程還差十萬八千裡,但卻為他們指明了方向:傳統的能量傳感器對探測這種躍遷效果有限,必須開發基於引力波精微畸變和時空曲率瞬態異常的新型探測陣列。
一個代號“諦聽”的計劃projectistener)立刻啟動,旨在建造一組分布在新希望apha星係外圍關鍵點的、極其靈敏的深空探測站,專門用於捕捉那種幾乎不可察覺的躍遷餘波。
而伊娃那邊,日複一日的堅守終於迎來了回報。
星球意識的脈衝,不再是偶爾出現的微弱波動,開始變得更規律、更清晰。雖然依舊緩慢,但強度有了極其細微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伊娃團隊捕捉到了一次伴隨脈衝出現的、極其短暫的能量溢出!
這股溢出能量非常特彆,它並未散逸,而是被“新生之地”那三根沉寂許久的共鳴信標吸收了!吸收之後,信標基部那些早已枯萎的光之植物殘骸,竟然奇跡般地重新萌發出了一絲極其微弱的嫩芽!
“它在嘗試恢複!它在嘗試重新連接能量網絡!”伊娃激動地向科爾彙報,淚光在眼中閃爍,“雖然很慢,但它確實在醒來!而且……它似乎無意識地在利用那些信標作為‘錨點’!”
這個消息讓所有知情人精神大振。星球意識的複蘇,哪怕隻是開始,也意味著他們最強大的盟友正在歸來。
科爾立刻下令,向“新生之地”和全球其他主要能量節點輸送更多經過淨化的能量,並小心地引導這些能量去滋養那些新生的嫩芽和微弱的脈衝,如同嗬護初生的火種。
希望,似乎在一點點滋生。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幽靈小隊”的一次例行巡邏任務,帶來了一個令人極度不安的發現。
這次是“魅影號”負責巡邏奧爾特雲外圍的一個偏遠區域。這片區域物質稀疏,從未發現過任何異常。但“魅影號”的超高靈敏度引力波探測器,卻在此處捕捉到了一段持續性的、極其有規律的低頻時空波動。
這波動並非之前那種躍遷的短暫餘波,而更像是一種……穩定的心跳?來自深空的心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魅影號”立刻啟動最大隱蔽模式,小心翼翼地靠近波動的源頭。
經過數天的謹慎航行和掃描,源頭被鎖定了。那不是什麼天體,也不是飛船。
那是一個……漂浮在虛空中的、巨大無比的、暗紫色的、類似眼睛狀的生物結構!
它的大小堪比一顆小行星,靜靜地懸浮在那裡,表麵覆蓋著不斷緩慢蠕動、變換的複雜紋路,中心是一個深不見底的、仿佛能吞噬所有光線的瞳孔狀結構。那股規律性的時空波動,正是從這“瞳孔”深處散發出來的!
它沒有攻擊性,甚至似乎沒有注意到“魅影號”的靠近。它隻是在那裡,仿佛一個永恒的、冰冷的觀測者。
“魅影號”不敢靠得太近,將所有的掃描數據傳回後,立刻悄然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