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愛國回到酒店,穿過大堂時,聽到兩個人在交談,提及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彼得·林奇”,他斷斷續續地聽到“求職、投資”等詞彙。
此時,一個大膽且充滿想象力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招攬投資界傳奇人物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在投資領域已是聲名顯赫。自1977年接管富達旗下的麥哲倫基金以來,他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獨特的投資哲學以及近乎偏執的研究精神,使得麥哲倫基金的資產規模呈幾何倍數增長,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然而,肖愛國了解到,儘管林奇功成名就,但他也麵臨著一些外人難以察覺的壓力與疲憊。
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讓他渴望有一段時間來沉澱自我,重新審視投資理念。
肖愛國堅信,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將林奇招至麾下,為錦秀注入全新的發展活力。
肖愛國首先找到沃爾瑪的大衛,希望通過他來接觸彼得?林奇。
果然,大衛見過彼得?林奇,並且手中有一張他的名片。名片上的公司名仍是富達投資,但上麵有彼得?林奇的家庭電話。
大衛將名片遞給肖愛國,隨後肖愛國在討論完訂單事宜後返回了酒店。
一回到酒店,肖愛國便立即撥通了彼得?林奇的電話。
電話接通後,肖愛國深吸一口氣,禮貌地問候:“您好,請問是彼得·林奇先生嗎?我是肖愛國,沃爾瑪的大衛推薦的。”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哦,您好,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
肖愛國急忙說明來意:“林奇先生,不知您目前身在何處?我希望能與您會麵,因為我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想要與您分享。”
彼得·林奇沉默了片刻,然後回答:“我目前在家休息,如果您方便的話,我們可以在我家附近的咖啡館見麵。”
“沒問題,下午4點吧,我現在就前往紐約。”
肖愛國毫不猶豫地訂下機票,帶著精心準備的資料和滿腔熱忱,奔赴紐約。
下午四點,達林咖啡館,他看到了那位投資界的傳奇人物。
肖愛國緊張地走上前去打招呼並進行自我介紹。
彼得·林奇微笑著示意他坐下。肖愛國鼓起勇氣,向彼得?林奇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林奇先生,我了解到您在投資界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或許您現在需要嘗試新的節奏。我們可以共同探索更多的投資機會,同時這裡也有一個輕鬆的環境,供您沉澱和深化您的投資理念。”
彼得·林奇輕輕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回應道:“聽起來挺吸引人的,您可以詳細說明一下。”
肖愛國後來閱讀了幾位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本傑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的自傳,了解了他們的投資經曆與理論。
肖愛國首先介紹了自己的風扇和暖風扇在廣交會上獲得了8.3億美元的訂單,後續又獲得了5億的訂單,美國消費電子展的第一天就獲得了1億美元的訂單。
對於一家僅成立半年不到的公司,產值近16億美元有一部分是國內訂單)。如果是一年,產值絕對超過30億美元。
要知道,平果公司在1980年12月12日上市,到年底市值才17.9億美元。
為此,彼得·林奇感到非常驚訝。
因為肖愛國對未來的趨勢比較了解,雙方在接下來一小時的交流中發現彼此的理念還是比較接近,特彆是對電腦趨勢的判斷相當準確。
肖愛國拿出一份保密協議,放在桌子上。
“彼得·林奇先生,接下來的談話涉及機密,希望您能理解。”
在老鷹國,保密協議相當流行,沒人敢不遵守,因為一旦信用受損,就沒人敢與你做生意了。
彼得·林奇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目光專注地看著資料,時不時提出幾個問題,肖愛國都一一詳細解答。
接著,肖愛國話鋒一轉,神情變得更加激昂:“然而,我們深知,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僅僅局限於小家電領域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