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桑,您這次來我們小日子,是又有什麼大計劃了?”
田中裕太與鈴木信介坐在京東都千代田區高級寫字樓的會客室裡,
田中裕太是“農林水產省戰略合作夥伴”、小日子農業協會的副會長、作為日農株式會社執行董事,他在農業非常有影響力。
鈴木信介是小日子農業協會的會長。
“田中先生,貴國秋收後的秸稈處理一直是難題吧?”
“每年大量秸稈被焚燒,天空都被濃煙染成灰色,不僅汙染環境,還存在火災隱患。”
“我剛好有渠道消化這些‘廢料’。”
“秸稈能有什麼價值?在我們農村,這東西比雜草還累贅。”
“除了一把火燒掉,還能怎麼辦??”
“時代變了。”肖愛國將茶杯輕輕擱在檀木茶托上。
“在貴國,秸稈或許隻是負擔,但在我們種花家農村,秸稈還有彆的用處。”
“不少地方還需要秸稈來燒水煮飯,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歐洲已經用秸稈發電供暖,東南亞拿它做有機肥料。”
“而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這些汙染物不僅危害人體健康,還加劇全球氣候變化。”
“肖桑,據我所知,貴國每年產生的秸稈量遠超需求,何必舍近求遠?
“而且就算解決了秸稈處理問題,農民為了追求產量,還是會選擇化肥”
“鈴木先生應該清楚,農業廢棄物處理是全球性難題。”
“種花家農村情況複雜,有的地方用秸稈生火做飯,有的地方秸稈堆積成患。”
田中裕太與鈴木信介交換了下眼神。
“我主要是買秸稈回種花家堆肥。”
“你們也知道,種花家連飯都吃不飽。”
“怎麼可能買得起化肥。”
“我的堆肥成本低,價格也低。”
“老百姓才買得起堆肥。”
說到種花家吃不飽。
田中裕太與鈴木信介信了。
說到種花家老百姓買不起化肥,他們深信不疑。
取火需要燒秸稈的地方,怎麼可能買得起化肥?
“其實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家知道我在小日子有幾萬家便利店吧?”
田中裕太與鈴木信介在心裡吐槽,要不是你有這麼多店。
我們才不會見你。
當然這話是不能和肖愛國說的。
“我們去年農產品占門店銷售金額的42。”
“但農產品的進口率高達95。”
“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日子的產量低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但是想提高產量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肖桑有什麼辦法。”
“頓時2人都非常感興趣。”
“其實也和秸稈有關。”
“現在有非常多小日子的農民是把秸稈燒成草灰。”
“然後撒在田裡充當肥料。”
“草灰的肥力遠遠比不上化肥。”
“如果大力推廣化肥。”
“那產量至少可以增加50以上。”
“如果管理得好,進行精耕細作。”
“產量還可以提高。”
現在小日子的農業對比種花家還非常落後。”
當肖愛國說小日子農業落後時,田中裕太與鈴木信介是不信的。
“我舉2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