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4月1日19點30,美華王國2號發射場。
肖愛國站在控製中心的玻璃觀景台,指間夾著的雪茄煙霧在冷風中打了個旋。
他身後,三百名來自17個國家的科研人員正盯著麵前的屏幕,每個人的胸牌上都彆著枚鍍金徽章,刻著“天頂星座計劃”的星軌圖案。
人群裡,二十出頭的李薇正對著示波器調試星載傳感器,她染成蜜茶色的及肩短發隨著操作幅度輕輕晃動,發尾挑染的幾縷銀灰在冷光下格外顯眼。
這是她上周剛換的發色,說是要“給衛星入軌討個亮色”。
“還有多久?”肖愛國問。
控製台後的報時員推了推耳機:“陛下,距離‘天頂1’火箭發射還有30分鐘。”
“液氧甲烷推進劑加注完畢,星載通信模塊自檢正常。”
肖愛國忽然轉身,掌心托著個絲絨盒子。
盒子打開時,裡麵的鑽石光芒比發射場的探照燈還晃眼——那是十枚定製勳章,每枚背麵都刻著編號,正麵是纏繞著衛星的橄欖枝。
“張教授,”他看向人群裡頭發花白的老人,
張教授是大華國借來的高經工程師。
在大華國發射經驗豐富。
“您帶領的軌道測算團隊,上個月把衛星入軌誤差壓到了0.3米,比nasa的標準還高兩個數量級。”
張教授扶了扶眼鏡,指節在控製台上敲出緊張的節奏:“陛下,是團隊的功勞”
他鬢角的白發在燈光下泛著銀光,與李薇的銀灰發尾遙遙相對,像是兩代科研人無聲的接力。
“少廢話。”肖愛國把絲絨盒塞進他懷裡。
“這十枚勳章,你給團隊裡最出挑的十個人。”
“另外,”他忽然提高聲音,整個控製中心瞬間安靜下來,
“這次發射成功,在場所有工程師、技術員每人獎勵1000萬美元,“
“所有後勤,包括掃地的保潔員。“
“每人100萬!“
“直接打進你們的賬戶。“
“要是能提前30秒完成星箭分離,獎金翻倍。”
所有人都驚呆了。
三秒後,人群裡爆發歡呼聲。
李薇手裡的調試筆“啪”地掉在鍵盤上,蜜茶色的發絲垂到眼前,她慌忙捋到耳後,耳尖紅得像發射架下的警示燈。
劉小莉悄悄湊過來:“愛國,會不會太多了”
肖愛國禁不住好笑:“管家婆,還怕花這點小錢?”肖愛國盯著屏幕上的燃料壓力曲線,
“告訴他們,我肖愛國的錢,從來隻給能讓星星聽話的人。”
“10分鐘倒計時!”報時員的聲音帶著顫音。
發射架下,“天頂1”火箭的銀色箭體正微微發亮,箭身印著的錦繡軟件ogo在燈光下泛著金光
這枚火箭搭載著28顆低軌衛星,入軌後將讓全球通信信號的覆蓋盲區再縮小47。
李薇忽然想起三天前視頻通話時,老家的弟弟抱怨山區信號差,總接不到她的電話,此刻她的指尖在控製板上越敲越快,仿佛能提前敲開深山裡的信號屏障。
張教授突然指著屏幕:“陛下,星載計算機的運算負荷有點偏高!”
他的指甲在屏幕邊緣劃出白痕,老花鏡滑到鼻尖也顧不上扶。
“讓李工把備用電路切進來。”肖愛國的聲音沒半點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