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特公司矽穀總部的中央監控室裡,安保總監格雷格·科恩的臉上。
他盯著屏幕牆上“核心研發區b棟”的實時畫麵。
畫麵裡,302實驗室的門虛掩著,桌上攤著幾份標注“酷睿x125n製程適配方案內部驗證版)”的文件,封皮印著英大特標誌性的銀色齒輪ogo。
文件旁還放著一台未鎖屏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停留在芯片電路模擬界麵,像是研究員臨時離開的樣子。
“‘目標’已進入園區外圍,正在規避西側紅外防線。”
格雷格對著對講機低聲彙報,語氣沉穩得如同在指揮一場真實的反恐行動。
屏幕另一側,一個穿深灰色定製西裝的男人正沿著總部外牆的管道向上攀爬,動作輕盈得像隻獵豹,全程避開了外牆的移動監控和震動傳感器。
這人代號“夜隼”,是劉小莉團隊耗費半年才接觸到的頂尖情報人員,曾為鷹醬國防部執行過技術保密任務,精通網絡滲透、物理突破等全維度間諜技能。
此次的“任務”,是“潛入英大特偷核心資料”,費用是1億美元。
本來他不想接的,但看到雇主給的安防布局資料“齊全”、
全是真實的資料,但劉小莉沒告訴他,隻要進行研發大樓。
就會被發現。
夜隼仔細分析過劉小莉提供的“地圖”,他分析憑他的身手,危險不大。
而且傭金已經是天價了。
因而打動了夜隼,從而有了冒險的決定。
他打算做完這單就退休。
其實他剛進入研發大樓,就已經被英大特的監控發現。
22點07分,“夜隼”用特製的電磁工具撬開302實驗室的門鎖,閃身進入房間。
他沒有立刻觸碰桌上的文件,而是先從公文包掏出便攜式信號屏蔽器,按下開關。
監控室裡,對應區域的無線信號檢測儀瞬間歸零。
緊接著,他用微型內窺鏡檢查了天花板和插座,確認沒有隱藏攝像頭後,才拿起桌上的文件,快速翻閱關鍵頁,同時用手腕上的微型掃描儀同步記錄數據。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連監控室裡有著20年安保經驗的老保安都忍不住小聲感歎:“這家夥的手法,比fbi的滲透訓練還專業。”
可就在“夜隼”掃描到第4頁文件時,意外突然發生。
他轉身去拿筆記本電腦旁的補充說明文檔時,手肘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的紅外感應裝置。
這是英特研發區特有的“微動監控”,專門針對文件移動軌跡設計,隻要文件偏離初始位置3厘米以上,就會觸發無聲警報。
監控室裡,302實驗室對應的警報燈突然亮起,屏幕右下角彈出“紅外感應異常”的提示框,格雷格眼神一凜,立刻對著對講機下令:
“‘目標’觸發微動警報,機動組立刻從通風管道包抄,研發區巡邏隊守住電梯和安全出口,彆讓他跑了!”
22點10分,“夜隼”也察覺到了異常——實驗室天花板的通風口隱約傳來電機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