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卸甲歸田師善堂_花屋湘軍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花屋湘軍傳奇 > 第38章 卸甲歸田師善堂

第38章 卸甲歸田師善堂(1 / 1)

孫水河的秋色裡漂著血。劉連捷記得那天自己解下佩劍時,劍穗上的紅纓落進河裡,像一尾遊向洞庭湖的錦鯉。

三千湘軍兒郎在楊家灘渡口卸甲,鐵器墜地的聲響驚起了蘆葦叢中的白鷺,撲棱棱掠過青磚灰瓦的村落。

"這柄劍該飲夠了血。"他把佩劍按在師善堂的第一塊礎石上時,石匠的手抖得厲害。

青石板上蜿蜒的血槽裡,凝結著天京城牆的碎屑,那是年七月用火藥炸開的豁口裡,混著人肉燒焦的味道夯進去的。

太湖石從蘇州啟程那日,劉連捷正在畫舫上聽《夜奔》。

伶人水袖翻卷處,他恍惚看見南京城牆缺口處飄揚的"吉"字營大旗。

三萬兩白銀買下的五座奇石,在運河裡浸泡了八十一日,石紋裡滲進的江南煙雨,最終凝成師善堂照壁上的雲龍紋。

"東跨院要建藏書樓,西跨院得有個演武場。"

劉連捷用馬鞭指點圖紙時,鞭梢金鉤在宣紙上劃出裂痕。

兩百名徽州木匠在香樟林裡搭起工棚,三年後,那些雕刻著百子千孫、五蝠捧壽的梁枋,會在晨曦裡浮起沉香木的暗紋。

正廳的十二扇隔扇門,用的是整塊的南洋紫檀。

廣州十三行的紅毛商人送來玻璃鏡麵,鑲在《韓熙載夜宴圖》的螺鈿邊框裡。

最奇的是地麵,青金石碎屑混著糯米漿澆鑄,走在上麵仿佛踩著凝固的夜空。

曾國荃送來的賀禮是麵青玉屏風,雕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圖》。

劉連捷把它立在百捷堂正中,玉色映著從景德鎮運來的霽藍釉燭台,把滿室珠光都染成了冷調。

堂前楹聯是左宗棠親筆:"百戰山河凝血色,一庭花木養天和",金箔在烏木上流淌,像未擦淨的箭鏃反光。

藏書樓裡最珍貴的不是宋版《武經總要》,而是用陣亡將士腰牌熔鑄的銅鎮紙。

七百二十枚腰牌在長沙爐房裡燒了七天七夜,澆鑄時混進了劉連捷那柄斷刃。

如今這方銅獸伏在《孫子兵法》卷首,獬豸的眼睛裡嵌著波斯商人帶來的貓眼石。

西跨院的演武場鋪著從嶽州運來的青磚,縫隙裡填著朱砂。

十八般兵器架空空蕩蕩,隻在正中立著杆包銅頭的白蠟木長槍。

天京巷戰時折斷的那杆,槍纓早已褪成灰白,像團將熄未熄的餘燼。

中秋夜宴那晚,師善堂的六百盞琉璃燈同時點亮。

劉連捷穿著禦賜的黃馬褂,胸前朝珠壓得他呼吸困難。

流水席從正廳排到河埠頭,洞庭銀魚在景德鎮影青瓷碗裡遊動,衡山雲霧茶泡開了血痂般的祁門紅茶。

"師者,效法曾師滌生公;善者,取《道德經》"上善若水"。"

他向醉醺醺的鄉紳們解釋堂名時,簷角的銅鈴突然齊響。

穿堂風掠過百捷堂的青玉屏風,二十四功臣的衣袂在燭光裡飄動,宛如列陣的魂靈。

子夜散席時,管家發現老爺獨自在演武場舞槍。

白蠟木槍杆劃破的月光裡,銅頭點過青磚上的朱砂縫,像在重走天京城的街巷。第二天清晨,花匠在朱砂縫裡發現凝結的血珠,都說昨夜老爺的舊傷裂了。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 洪荒:我,先天葫蘆藤,開局暴打三清! 重回90:我靠薅鵝毛發家啦! 渣夫還跪呢,夫人被京圈大佬拉去領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