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廊連接著東西廂房,皆是規整的三間格局,窗欞細密,糊著新製的明瓦,陽光透入,室內一片明亮通透。
穿過前院,步入氣勢最為恢宏的中堂大廳。此廳麵闊五間,進深三間,高逾三丈,是整座宅邸的魂魄所在。
巨大的梁柱結構完全暴露,那需要數人方能合抱的粗壯金絲楠木大梁,如巨龍般橫跨廳堂,散發著沉穩內斂的千年木香。
梁上彩繪,以朱砂、石青、金粉為主,描繪著“郭子儀拜壽”、“尉遲恭單鞭救主”等忠勇故事,色彩曆經百年,依舊明豔。地麵鋪設二尺見方、打磨得光可鑒人的大青磚,嚴絲合縫。
廳堂正壁,是一整麵巨大的紫檀木雕花屏風,中心位置,供奉著李續賓身著戎裝、按劍而立的巨幅畫像。畫像前一張長逾丈二的紫檀供桌,桌沿浮雕著細密的纏枝蓮紋,桌麵上,一對禦賜的鏨金狻猊香爐,終日青煙嫋嫋。
中堂兩側,懸掛著曾國藩、左宗棠等湘軍大佬親筆書寫的挽聯、匾額,墨色凝重,字字千鈞,無聲地訴說著逝者生前的榮光與同袍的追思。
廳堂頂部,是層層疊起的鬥拱藻井,結構精巧繁複如蜂巢,最高處繪著巨大的金色團龍,龍睛以明珠鑲嵌,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那威嚴的龍目似乎都在注視著你。
中堂之後,是更為私密的後堂與內眷居住的後院。
後堂陳設典雅,多寶閣上陳列著古玩玉器,牆上掛著名人字畫。
庭院深深,回廊曲折,連接著書房、繡樓、閨房。
庭院中心,鑿有小小的蓮池,池水引自煙溪活水,清澈見底,幾尾錦鯉悠遊其中。
池畔點綴著玲瓏的太湖石,石縫間植著蘭草、芭蕉,即便是盛夏,此處也自有一番清涼幽靜。
書房窗外,一株老桂樹亭亭如蓋,待到金秋,滿院甜香。
宅邸東西兩側,還建有規模不小的附屬院落,供族中子弟居住、或作私塾、庫房之用。
馬廄、車轎房、穀倉、仆役居所,一應俱全,井然有序。
整個建築群,青磚灰瓦,高牆深院,飛簷翹角如雄鷹展翼。
屋脊之上,排列著精致的鴟吻、脊獸,在陽光下閃爍著陶釉的光澤。
高聳的封火牆,如起伏的山巒,將這片浩大的府邸牢牢圍護其中。
牆頭覆以黛瓦,牆麵粉刷得雪白,更襯出那禦賜“三錫堂”金匾的輝煌奪目。
宅邸四周,遍植鬆、柏、樟、桂,濃蔭匝地,四季常青,將這片人間華構,溫柔地攬入自然的懷抱。
整整兩年有餘,這凝聚了內帑重金、湘中巧匠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宅邸,終於宣告落成。
同治八年深秋,一個天高雲淡、金菊盛開的日子,三錫堂迎來了它最為榮耀的時刻。
欽差大臣攜聖旨再次蒞臨,湘鄉縣令、地方士紳、湘軍舊部袍澤,濟濟一堂。新宅處處張燈結彩,空氣中彌漫著新漆的桐油味、木料的清香和菊花的冷冽芬芳。
欽差肅立中堂,展開第二道明黃聖旨,朗聲宣讀:“……李續賓忠勇性成,勳勞卓著,血灑疆場,丹忱可憫。今賜第落成,朕心嘉慰。特賜堂名曰‘三錫’,取《尚書》‘禹錫玄圭’之義,彰其功烈,更昭示天恩浩蕩,賜其忠、賜其榮、賜其子孫永續之基!欽此!”
“三錫堂!”這沉甸甸的名字,如同黃鐘大呂,在雕梁畫棟間久久回蕩。
忠——賜其舍生取義、為國捐軀的赤膽忠心;榮——賜其身死哀榮、門楣光耀的顯赫尊榮;永續——賜其家族綿延、子孫安泰的穩固根基。
這三重恩典,如同三重堅固的基石,托起了這座巍峨的府邸,也托起了李氏一門的未來。
李家老幼,在眾人矚目下,對著聖旨、對著禦匾、對著李續賓的畫像,深深叩拜。白發蒼蒼的李母,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嘴唇無聲地翕動,是告慰,亦是祈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孩子們小小的脊背挺得筆直,懵懂中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種沉甸甸的、名為“門楣”的東西壓在了肩上。
落成大典的喧囂如潮水般退去,三錫堂歸於它應有的寧靜與深闊。
李家的日子,終於在這深宅大院裡安穩地流淌起來。
曾經在寒風中拖拽濕柴的男孩,如今穿著整潔的細布長衫,在特意延請的西席先生教導下,於窗明幾淨的書房裡,朗朗誦讀著聖賢文章。
那怯生生的小女孩,也換上了合身的衣裙,在栽滿花草的庭院裡,跟著母親或年長的仆婦,學習女紅針黹。
寂靜的午後,陽光慵懶地穿過精雕細鏤的窗欞,在光潔如鏡的青磚地麵上投下變幻的光影。
唯有中堂那終日不息的線香,和紫檀屏風前李續賓那永遠年輕、永遠按劍而立的畫像,無聲地提示著這座宅邸榮耀的根基與沉重的過往。
十年彈指一揮間。又是清明時節,煙雨迷蒙,籠罩著荷塘,也籠罩著煙溪灣。
通往李家祖塋的山道上,紙錢翻飛如灰蝶。
當年那個拖柴的男孩,李續賓的兒子李光久,如今已是挺拔的青年。
他一身素服,神情肅穆,身後跟著已長成少女的妹妹和幾個年幼的弟妹。
他們手中提著祭品,默默地行走在濕滑的山路上。青年停下腳步,回望山下。
煙雨如紗,輕輕覆蓋著那座青磚灰瓦、庭院深深的巨宅——“三錫堂”。
它靜臥在煙溪河畔,背倚蒼翠鬆岡,飛簷翹角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如同一個巨大而沉默的守護者。
青年凝視著那高聳的封火牆,那莊嚴的門樓,目光最終定格在門楣上——雖然隔著雨霧,那禦筆親題的“三錫堂”三個金字,仿佛依舊在他心底灼灼放光。
忠、榮、永續……這三個字,是祖父和伯父用熱血和生命掙來的恩典,是曾九帥一力促成的庇護,更是懸在他們這些遺孤頭頂的明燈與重軛。
他深吸了一口帶著泥土與草木清香的潮濕空氣,轉身,帶著弟妹們,繼續向祖父母的墳塋走去。腳步踏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沉穩而清晰。
身後那座風雨不動的深宅,連同那禦筆親題的“三錫堂”之名,已無聲地融入了他們的骨血,成為他們行走世間不可磨滅的印記與必須背負的重量。
這沉甸甸的恩榮,如同那宅院本身一樣,既是庇護的高牆,也是靈魂深處永遠回響的叩問。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