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心裡門兒清,這玩意兒學名叫水獺。
隻因長得圓滾滾的,腦袋像小狗似的憨態可掬。
又整天泡在水裡,老輩人就給起了這麼個接地氣的名兒。
他摸了摸下巴,心裡打起了算盤。水獺這東西機靈得很,皮是上等的好料,厚實還防水,以前供銷社收的時候給價不低,就是這玩意兒滑得像泥鰍,想逮著可不容易。
“你看清楚了?真是水狗?”
周安又確認了一遍,眼裡閃過一絲興味。
“那河離這兒遠不遠?”
周大力手一揚,指了指東北方向的林子深處。
“不遠,穿過那片柞樹林就到了,估摸著也就兩裡地。那些水狗就在水裡鑽來鑽去,一會兒浮出水麵換氣,一會兒又紮進水裡沒影了。”
周安聽周大力說那河裡有水獺,端著碗的手頓了頓,心裡頭暗自嘀咕。
真沒想到,這60年代的深山裡頭,居然有水獺這東西,可真是稀罕得緊!
這要是擱到幾十年後,想在山裡瞧見它們的影子,那簡直是癡心妄想,連門兒都沒有!
水獺這玩意兒,到了幾十年後,那可是實打實的瀕危物種,早就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
在幾十年後,野外幾乎就見不著野生水獺的蹤跡了。
想看看這小東西長啥樣,隻能去動物園或者水族館裡,瞅一瞅那些被精心保護起來的家夥。
其實啊,長白山這邊的東北地區,原本是水獺的主要分布區之一。
就說這60年代,長白山上的水獺數量還算不少。
隻要是生態好、水源足的地方,偶爾就能撞見它們在水裡活動的身影。
可後來呢,一來是有人非法捕獵,就為了它們那張厚實滑順的皮毛。
二來是棲息地被破壞,水獺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數量也就跟著一天比一天少。
據說到了2010年的時候,長白山上的野生水獺,就隻剩下大概一隻了,那真是金貴得不能再金貴。
說起來,周安上一世也沒咋親眼見過水獺。
也就是在電視上的《動物世界》裡,隔著屏幕瞅過。
他還記得,電視裡的水獺長得是真招人喜歡。
圓滾滾的身子,動起來靈活得像條魚,那小模樣,誰見了都得誇一句可愛。
也難怪幾十年後,好多水族館裡的水獺都成了“團寵”。
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圍著它們轉。
不少人專門跑到水族館,就為了看水獺仰著身子啃魚,或是抱著石頭打滾的憨態。
看完了還不夠,還會掏錢買水族館裡售賣的魚肉。
隔著玻璃喂給它們吃,那受歡迎的勁頭,真是沒誰了。
周安知道長白山上的水獺,一般都是歐亞水獺。
這品種的水獺,個頭不算小。
雄性成年之後,差不多能有二十多斤重。
雌性水獺就稍微輕點兒,但也輕不了太多。
它們整體瞧著,就像一隻毛茸茸的“小魚雷”。
身體細細長長的,從腦袋到尾巴,差不多能有半米到一米長。
身後還拖著一條,又長又粗的尾巴。
遊起來的時候,那尾巴就是個天然的舵,掌控方向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