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_修仙從高二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修仙從高二開始 > 第389章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第389章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1 / 1)

秋日的晨光帶著幾分慵懶,慢悠悠地漫過青瓦屋簷,在階前灑下一層細碎的金輝。我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尚未看清院角那叢菊花新綻的嫩黃,目光便先被頭頂的天撞了個滿懷——那是一種極淡極淨的藍,像是將最上等的靛青研碎了,用秋日的晨露反複調和,再由無形的手細細鋪展開來,從簷角的飛翹處一直延伸到遠山的儘頭,連一絲極淡的雜色都尋不見。沒有盛夏時那種濃烈到逼人的藍,也沒有冬日常見的灰白,就隻是這樣清淺、通透,像一塊被歲月磨洗過的琉璃,靜靜映著晨光,連呼吸都仿佛變得澄澈起來。

風裡裹著秋日特有的乾爽涼意,不像春風那樣黏膩,也不似冬風那般凜冽,隻是輕輕拂過臉頰,帶著院外桂花樹的淡香,吹得簷角掛著的銅鈴“叮鈴——叮鈴——”地響,聲音清越,在空曠的晨色裡蕩開一圈圈漣漪。我抬手攏了攏薄外套的領口,再抬頭時,才發現天上的雲竟薄得像蟬翼紡成的紗,一縷縷、一絲絲地散在淡藍的天幕上。有的雲絮被風扯得極細,像少女未梳攏的發絲,慢悠悠地飄著;有的則聚在一處,像宣紙上用淡墨輕輕暈開的痕跡,邊緣模糊得幾乎要與藍天融為一體;還有幾縷雲,就那麼孤零零地懸在半空,連移動都帶著秋日的從容,不慌不忙,仿佛在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順著風的方向望過去,視線越過院外那排高大的白楊樹梢——樹葉已染上淺黃,陽光透過葉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忽然,一陣極輕的“撲棱”聲從天際傳來,我眯起眼,才瞥見一群雁,正排著整齊的“人”字隊形,從遙遠的天際線處緩緩飛來。它們的翅膀剪過淡雲,羽翼在晨光下泛著淡淡的灰褐色光澤,翅膀尖似乎還沾著遠方的晨露,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

雁群飛得穩而慢,每一隻雁的翅膀起落都保持著一致的節奏,像是經過了千百次的演練。偶爾,領頭的雁會發出一聲清亮的啼叫,緊接著,後麵的雁便跟著應和,“嘎嘎——嘎嘎——”的叫聲穿過風,落在耳邊,不似麻雀那般聒噪,也不像杜鵑那樣淒切,就隻是帶著幾分悠遠,像是在和這片熟悉的天空告彆,又像是在給自己打氣,提醒同伴前路尚遠。

我站在原地,下意識地抬手搭在額前,擋住刺眼的陽光,目光緊緊追隨著雁群。看著它們從清晰的剪影,慢慢飛過白楊樹梢,飛過遠處的稻田——稻田裡的稻穗已黃,在風裡翻著金浪,再飛過那片矮矮的灌木叢,身影漸漸變小,變成天邊的一個個小黑點。我依舊站著望,直到最後一個小黑點也融進那片淡藍的天幕裡,再也看不見,連剛才還清晰的啼叫聲,也漸漸被風吹散,消失在空氣裡。

這“望斷”二字,原是帶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的。像是小時候在村口送外婆回鄉下,看著她拄著拐杖的身影一步步走遠,穿過那片熟悉的玉米地,直到消失在路的拐角,我還站在原地望很久,手裡攥著外婆塞給我的糖,心裡空落落的;又像是去年秋天在火車站送朋友去南方打拚,看著她背著大大的行囊,檢票、進站,直到列車緩緩駛離站台,鐵軌儘頭再也沒有車影,我依舊站在月台上,耳邊還回蕩著她那句“等我站穩了,就接你去玩”,眼眶卻慢慢紅了。

可南飛的雁不同,它們不是消失,是奔赴——奔赴溫暖的南方,那裡有充足的食物,有不結冰的湖泊,能讓它們安穩地度過寒冬;它們也是在奔赴下一個春天的約定,等到來年春暖花開,它們又會沿著同樣的路線,飛回這片熟悉的土地,回到它們築巢的地方。就像這秋日的天,看似空闊遼遠,卻藏著雁的歸途;雲看似淡薄無依,卻載著季節的期許——它們見證著雁的離去與歸來,也見證著時光的流轉與更迭。

風又吹過,院外的白楊樹葉子“沙沙”地落,一片、兩片,打著旋兒飄下來,落在腳邊的青石板上,帶著陽光的溫度,摸起來暖融融的。我彎腰撿起一片,葉子的邊緣已有些卷曲,葉脈清晰可見,像是老人手上的皺紋,刻著歲月的痕跡。

再抬頭時,天上的雲又飄遠了些,那幾縷原本聚在一處的雲,此刻已散成了更細的絮,而那片被雁飛過的天空,依舊乾淨得耀眼,仿佛剛才的雁群從未出現過,隻有風知道,它們曾來過,曾在這片天空下留下過痕跡。

忽然就明白了,“望斷南飛雁”,望的不隻是雁的去向,更是藏在心底的那些念想——是對遠方親友的牽掛,不知道他們此刻是否安好;是對未來的期待,盼著自己也能像雁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南方”,實現心中的夢想;也是對時光流轉的坦然,明白離彆是常態,重逢是期許,就像雁總要南飛,人總要在時光裡前行,不能停留在原地。

就像雁群不會因為留戀這片天空而停下南飛的腳步,我們也不能因為害怕離彆而拒絕成長。而這片天高雲淡的秋空,永遠是最溫柔的背景——它容得下所有的凝望,無論是對過去的懷念,還是對未來的向往;也裝得下所有的情緒,無論是離彆的傷感,還是重逢的喜悅。它就那麼靜靜地在頭頂鋪展著,看著雁來雁往,看著人來人去,卻始終保持著那份澄澈與從容,仿佛在告訴我們:彆怕離彆,彆怕前行,隻要心中有方向,終能抵達想去的地方,就像那些南飛的雁,終能找到溫暖的歸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風再次吹過,簷角的銅鈴又響了起來,我收回目光,腳下的落葉被風吹得輕輕滾動。遠處,不知誰家傳來了淡淡的桂花香,混著秋日的涼意,漫過鼻尖。我知道,再過些日子,天會更藍,雲會更淡,而那些南飛的雁,也會在某個溫暖的地方,安然度過這個冬天,等到來年春天,它們又會帶著新的希望,回到這裡,回到這片它們曾飛過的、讓人心生牽掛的天空。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接上文)我知道,再過些日子,天會更藍,雲會更淡,而那些南飛的雁,也會在某個溫暖的地方,安然度過這個冬天,等到來年春天,它們又會帶著新的希望,回到這裡,回到這片它們曾飛過的、讓人心生牽掛的天空。

午後的陽光褪去了清晨的微涼,像一層柔軟的金紗裹在身上,暖得人鼻尖都泛著輕癢。我從屋裡搬出一張老舊的竹椅——椅麵的竹片被歲月磨得光滑發亮,還留著爺爺當年坐過的溫度,輕輕放在院角那棵桂花樹下。這棵樹是爺爺三十年前親手栽的,如今已長得枝繁葉茂,細碎的米黃色桂花藏在深綠的葉片間,風一吹就“簌簌”落下,像撒了一把碎金,落在竹椅的縫隙裡、攤開的書頁上,清甜的香氣混著陽光的味道,漫進鼻尖。

我手裡捧著一本泛黃的舊詩集,是小時候常翻的版本,書頁邊緣卷著溫柔的弧度,油墨味裡摻著淡淡的黴香,可此刻目光卻總忍不住往天上飄,連詩裡“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句子,都沒心思細品——滿腦子都是上午雁群飛過的模樣,那“人”字形的隊伍,像刻在天幕上的符號,揮之不去。

秋陽透過桂花樹的枝葉,在書頁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被打碎的鎏金,閃閃爍爍。風輕輕吹過,枝葉“沙沙”晃動,光斑便跟著“晃悠悠”地移,時而聚在“雁”字的撇捺間,將墨色染得更濃;時而散在“秋”字的豎鉤旁,把筆畫襯得更清,像極了上午那些飄遠的雲,明明滅滅,卻總讓人忍不住追著看。偶爾有一片帶著兩三朵桂花的葉子落在書頁上,我伸手輕輕撿起,指尖觸到葉片上清晰的脈絡,忽然想起剛才雁群飛過的軌跡,也是這樣,在淡藍的天幕上,留下一道看不見卻深深刻在心裡的痕。

就在這時,遠處的田埂上傳來“噔噔”的腳步聲,混著幾聲清脆得像露珠落地的童音。我抬眼望去,隻見一位老農肩上扛著鋤頭,鋤頭把被汗水浸得發亮,上麵掛著個竹編小筐,筐裡躺著幾顆剛拔的青蘿卜,綠油油的葉子還沾著濕潤的泥土,帶著田埂的氣息。他手裡牽著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小男孩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小外套,褲腳沾了圈泥漬,卻蹦蹦跳跳地走得歡,時不時掙脫老農粗糙的手,跑到田埂邊摘一朵淡紫色的小野花,又飛快地跑回來,踮著腳把花彆在老農褪色的藍布衣襟上,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

“爺爺,爺爺,你快看呀!”小男孩忽然停下腳步,猛地仰起小臉往天上望,小手指著遠處的天際,聲音裡滿是雀躍的驚喜,“剛才我好像看到大雁了!它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飛得好高好高,比村口的老槐樹還要高好多呢!”

老農停下腳步,緩緩放下肩上的鋤頭,鋤頭“當”地一聲輕撞在田埂上,濺起幾點細碎的泥土。他抬起粗糙的手,輕輕揉了揉小男孩柔軟的頭發,也跟著抬頭望了望天,眯起的眼睛裡映著淡藍的天幕,眼角的皺紋都染著笑意:“是呀,大雁南飛啦。天要冷了,北方的湖要結冰,河裡的小魚蝦都躲起來了,它們找不到吃的,就往南方飛。南邊暖和,有大片的蘆葦蕩,有吃不完的水草和魚蝦,能安安穩穩地過冬呢。”他頓了頓,目光望向村口的方向,又說:“等明年春天,村裡的桃花開了,河邊的柳樹綠了,它們就會飛回來。到時候呀,咱們地裡的小麥該返青了,玉米也該播種了,大雁一回來,就知道春天真的到了。”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腦袋歪成了個“問號”,又追著問:“那大雁飛那麼遠的路,會記得回家的路嗎?萬一它們飛錯了方向,飛到彆的地方去了,找不到咱們村子怎麼辦呀?”

老農笑著蹲下身,膝蓋上的補丁都繃得緊了些。他從竹筐裡拿出一顆最嫩的青蘿卜,用袖口擦了擦上麵的泥土,遞給小男孩,然後抬起手指著遠處連綿的遠山——山尖被夕陽染成了淡金色,像給青山披了件薄紗,溫柔得不像話:“你看,那座最高的山,叫鷹嘴山,山尖像老鷹的嘴,咱們村的人都認得。還有山腳下那條小河,咱們村的井水就是從那兒流來的,這些都是大雁的記號呀。它們每年秋天飛南方,春天飛回來,都沿著這些記號走,就像咱們趕集時跟著路邊的石頭、大樹走一樣,絕不會丟的。”

他又摸了摸小男孩的頭,指了指村口那棵枝繁葉茂的老槐樹:“就像咱們,不管去鎮上趕集,還是去鄰村走親戚,走多遠的路,隻要看到村口的老槐樹,就知道到家了。大雁也一樣,它們記著這片天的顏色,記著這山這河的模樣,記著咱們村麥田的氣味,到時候一準兒能飛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男孩接過青蘿卜,“哢嚓”咬了一大口,清脆的聲響在安靜的午後格外清晰,汁水順著嘴角往下淌。他點點頭,把剩下的蘿卜遞還給老農,又抬頭望了望天空,小眼神裡滿是認真,像是在確認大雁是不是還在天上:“那等大雁飛回來的時候,我要在村口的老槐樹下等它們,把我攢的小米拿給它們吃,好不好呀?”

“好,好,”老農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伸手拉起小男孩的手,重新扛起鋤頭,“咱們先回家,把蘿卜洗乾淨醃起來。等明年大雁回來,讓你娘做你最愛吃的蘿卜乾,你再拿著去喂它們,好不好?”

祖孫倆的身影漸漸走遠,腳步聲和笑聲被風吹得越來越淡,最後融進了田埂的寂靜裡,隻留下田埂上淺淺的鋤頭印,和小男孩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那朵淡紫色小野花,在風裡輕輕晃著。

我坐在桂花樹下,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裡忽然暖暖的,像被午後的陽光緊緊裹住了。是啊,大雁南飛,從來不是漫無目的的漂泊,它們有清晰的方向,有刻在骨子裡的“路標”,每一次振翅起飛,每一次低空降落,都藏著對生存的堅持,對歸處的執著——就像它們不會因為途中的風雨而停下腳步,也不會因為遠方的未知而迷失方向。

這多像我們每個人啊。不管走多遠,去繁華的城市打拚,去陌生的遠方求學,心裡都有一個“家”的記號:可能是家門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樹,可能是母親親手做的一碗熱湯麵,可能是父親送站時那句“注意安全”的叮囑。這些記號,就像大雁眼中的山與河,明明看不見,卻總能在迷茫時指引方向,那是我們的根,是不管走多遠,都能安心回望的歸處。

不知不覺,夕陽已西斜,天邊的雲被染成了橘紅色,從淡粉到橘紅,再到深紫,像被烈火點燃了一樣,層層疊疊地鋪在天幕上,美得讓人移不開眼。風裡的涼意漸漸濃了,吹得桂花落得更勤,竹椅上、書頁上,都鋪了一層細碎的金黃,像撒了一把桂花糖。

我輕輕合上書,把書放在竹椅上,收拾好東西準備進屋,卻又忍不住回頭望了望天空——那片上午被雁群飛過的地方,此刻正掛著一輪淡淡的月牙,像一塊被溪水磨亮的白玉,溫潤地嵌在天幕上。周圍還有幾顆早早亮起來的星星,閃著微弱卻堅定的光,像在和月牙作伴。

風裡的桂花香氣也淡了些,可我知道,明年秋天,桂花還會開,還是這樣清甜的香,還是會落在竹椅上、書頁上;明年春天,大雁還會飛回來,還是排著整齊的“人”字,還是會掠過這片淡藍的天空,還是會發出清亮的啼叫;而這片天高雲淡的秋空,也會依舊在頭頂鋪展著,容得下更多人的凝望——或許是放學的孩子,指著雁群問老師“它們要飛到哪裡去呀”;或許是遠行的人,站在車站的站台,望著雁群,忽然想起家裡的爹娘;或許是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院子裡,望著雁飛的方向,心裡藏著對時光的念想,對過往的回憶。

它也裝得下更多的向往——向往明年春天與雁群的重逢,向往遠方未曾見過的風景,向往生活裡那些像桂花一樣細碎的美好。就像大雁帶著對溫暖的向往南飛,我們帶著對未來的向往前行,不管路上有多少風雨,不管途中有多少坎坷,隻要抬頭望見這片天,就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有意義,所有的前行都有方向。

或許,這就是“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真正意義吧——不隻是站在原地,望著雁群消失在天際的凝望,更是在凝望中,讀懂時光的流轉:秋天過去是冬天,冬天過去是春天,就像離彆之後有重逢,困境之後有希望;讀懂生活的熱愛:熱愛這片滋養我們的天與地,熱愛身邊陪伴我們的人,熱愛那些藏在心底的念想與回憶;讀懂前行的勇氣:就像大雁不怕路途遙遠,我們也不怕生活的風雨,隻要心裡有方向,有歸處,就敢帶著熱愛與期待,一直往前走。

風又吹過,一朵桂花輕輕落在我的肩上,我抬手撿起,放在鼻尖輕嗅,清甜的香氣依舊縈繞在鼻尖。抬頭望,月牙更亮了,星星也多了幾顆,那片淡藍的天幕,像一塊柔軟的藍綢布,輕輕裹著這個秋天的傍晚,也裹著所有關於雁、關於時光、關於向往的故事,安靜而溫柔。

喜歡修仙從高二開始請大家收藏:()修仙從高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海狂風 請在我凋零前殺了我 快穿之貌美npc她覺醒了 四合院:她們都把我當好人 領主遊戲:開局一艘末日方舟 大話中土之霽月清風 福運綿綿,團寵小皇姑 修仙者的穿越日記:她叫南織星 幼崽找爹,全警局爭著洗奶瓶 重振宇智波從做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