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重臣抵京_重生成為末代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5章 重臣抵京(2 / 2)

他更是痛心疾首的分析到,如今民國凡是重要的航運水道,其背後的運輸資本皆是由洋人所控製。

若能促成此事,便可逐步回航道的控製權。在航運這條經濟命脈上,增強國人的話語權。

其中每年所產生的巨量運輸利潤,便可留在國內,又能為政府多繳納些賦稅。

鄭孝胥聆聽著,心中思索著這龐大的商業運作背後所需的資金調配、人員管理以及與各方勢力的協調,這與內務府管理宮廷財務和物資供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隻是規模和複雜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鄭曉旭心思活泛,不由聯想到之前與醇親王相關談論中提及皇室投資實業,意為開源節流。

皇室著實不必局限於此,除了實業工廠投資外,像這種運輸行業也是可以投資參股。

鄭孝胥也不甘寂寞,分享了自己對實業工廠商業運營的一些見解。

他談到江南傳統的絲綢刺繡工坊,雖然在工藝上精湛絕倫,但生產效率低下,且樣式陳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他提出可以借鑒西洋公司經理人的管理模式,引入競爭機製,鼓勵工匠們創新設計,同時與民間絲綢商合作,拓寬銷售渠道。

他的發言引起了眾人的興趣,有人頻頻點頭,有人則提出疑問和建議,討論氛圍十分熱烈。

在與其他實業家的交流中,鄭孝胥對經商之道有了更為深刻的感悟。

他了解到,如今的商業不僅僅依賴於傳統的貨物買賣,更需要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經營策略。

比如,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喜好,及時調整產品的種類和款式。

同時,合理的成本控製至關重要,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加工的各個環節,都要精打細算,杜絕浪費。

此外,建立廣泛的人脈關係網絡也是成功的關鍵,通過與其他商人的合作與交流,可以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共享資源,共同應對市場風險。

鄭孝胥在此次實業救國討論會上,從中獲得了諸多西洋經理人的聯係方式,這些經理人掌握著各種機器貨物的進出口。

他還注意到,這些民族實業家們在麵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堅韌與智慧。

一位經營煤礦的商人講述了自己如何克服礦井塌方、資金短缺等重重困難,最終使煤礦重新恢複生產的過程。

他說,在困境中,不能輕易放棄,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一個小小的創新點子,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轉機。

鄭孝胥深受觸動,想起皇室如今遇到的種種阻礙,不必再局限於往昔的尊嚴中,或許也應該像這些實業家一樣,以更加靈活和務實的方式去應對。

在討論會的間隙,鄭孝胥還與幾位實業家進行了單獨的交流。

他從他們那裡學到了許多具體的商業技巧,比如如何進行市場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的動態;

如何製定合理的定價策略,既要考慮成本和利潤,又要結合市場競爭情況;如何進行品牌推廣,利用報紙、廣告等媒介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這些天的經曆讓鄭孝胥如獲至寶。他深知,自己即將進入的內務府,雖然在名義上是管理宮廷事務的機構,但實際上也涉及到諸多商業運作和經濟管理的事務。

如今皇室雖然退位,但龐大的宮廷產業和資產仍需要妥善管理,而自己在滬上所學到的這些經商之道,無疑將成為他未來工作的寶貴財富。

鄭孝胥下定決心,擔任內務府官職後,要將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皇室的產業和資產保值增值,也為自己在這個特殊的曆史時期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車廂依舊在軌道上平穩前行,鄭孝胥沉浸在回憶中,對即將到來的內務府任職充滿了期待。

他知道,前方或許充滿了挑戰,但他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要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使命。

主仆三人吃飽喝足,鄭孝胥繼續謀劃者該如何為清皇室效力?

鄭孝胥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公文包內袋裡那張名片,指腹傳來的觸感讓他想起五月十日虹口日本領事館那間櫻花木會客室內。

井下三郎公使說話時對自己這位以滿清遺老遺少自居的大清舊臣的試探與拉攏。

"鄭先生可知,從前清國在同文館教過的眾多學生,如今有數十人已在敝國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現下皆在貴國,各方勢力擔任不小的官職。"井下三郎忽然壓低聲音的說道。

手指間夾著的金邊名片燙得鄭孝胥指尖發麻。窗外傳來汽笛聲,鄭孝胥看見自己的倒影在茶杯中扭曲變形。

不知與日本公使的接觸究竟是好是壞,對於清皇室而言。

對於日本公使透露的相關信息實在駭人聽聞。在華的親日勢力已深入各地。

鄭孝胥想起英國公使在禮查飯店的冷笑,英國人用威士忌酒杯敲擊著《泰晤士報》的金融版:"民國政府繼承了大清欠彙豐銀行的錢,袁世凱又企圖向英國大量借款,其利息可比庚子賠款漲得還快。"

而法國公使柏卜更是在徐彙公學的花園裡與他打太極,談論藝術時突然問起如今紫禁城的守衛人數——這些洋鬼子,每個笑容背後都藏著算盤,隻有那個日本公使......

鄭孝胥猛地合上眼,記憶裡對井下三郎的聲音愈發清晰:"我國天皇陛下對宣統帝深表同情。"

日本公使說這話時,鄭孝胥能夠明顯感覺到日本人的圖謀。

他忽然抓起那張被汗水浸濕的名片,指腹擦過"井下三郎"四個鉛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本公使說過的話突然在耳邊回響:"若鄭先生有意,敝國三井物產可協助運送......"後半句被故意咽了回去,但鄭孝胥記得自己起身離開時瞥見整個日本公使館人員看待自己的眼神。

以及在會客室中看見的那幅上海周邊布防圖,上麵潦草地畫著沿海港口的地圖,某個倉庫位置被朱筆圈了又圈。

車輪撞擊鐵軌的節奏突然變得急促,鄭孝胥卻露出釋然的微笑。

南方革命黨人要共和,洋人要利益,可這天下終究......他從公文包取出那份《字林西報》,剪報上"孫公抵滬"的標題被鉛筆狠狠劃破。

太陽光透過車窗湧進來,模糊了鄭孝胥眼中的光芒——不管日本人藏著什麼毒計,這大清的龍旗,總得有人接著扛下去。

與日本人合作也未嘗不可。

鄭孝胥將日本公使井下三郎的名片揣進心口,那裡跳動的,是一顆比紫禁城金鑾殿更不甘寂寞的心。

鄭孝胥倚在包廂的窗邊,陽光映照著他略顯疲憊卻難掩興奮的麵容。他深吸一口氣,胸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此次回北京前,總算有了不少收獲,可前路依舊迷霧重重。

“如今這天下,已是風雲變幻。”鄭孝胥輕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窗沿,思緒飄回到這些日子的經曆。

在上海,他接觸了各方勢力,見證了時代的巨大變革。

南方廣泛接觸革命思想,擁戴共和之聲此起彼伏,仿佛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衝垮了大清曾經的根基。

那聲聲“民主共和”的呐喊,如同驚雷般在華夏大地回蕩,讓大清的統治快速墜落。

想到此處,鄭孝胥的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但很快,他的眼神又變得堅定起來。“不過,北方尚有可為。”他緩緩說道,仿佛在給自己打氣。

北方諸多勢力中,北洋派係盤根錯節,勢力龐大,雖不可輕易撼動,但仍有可周旋的餘地。

而東北的張作霖,自擔任官職以來,表現比較傾向保皇黨,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對象。

鄭孝胥站起身來,在狹小的包廂內踱步。他的身影在光影下搖曳,思緒愈發清晰。

“若能借助張作霖的力量,再聯絡其他忠於皇室的勢力,或許能為皇上和太後尋得一線生機。”

他在心中盤算著,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皇上、太後如今身處困境,我等身為臣子,定當竭儘全力,伺機幫助皇上複辟大清。”

他想起在上海與一些有識之士的討論,大家對局勢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數人認為,以當前的形勢,要想恢複大清的統治,困難重重。

然而,鄭孝胥卻堅信,隻要有決心和策略,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革命黨人雖勢如破竹,但他們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矛盾重重。”鄭孝胥分析道。

“我們這些忠於皇上的力量若能抓住反對派的弱點,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

想到張勳,鄭孝胥的嘴角微微上揚。

南京的張勳,還算忠於大清,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給人帶來一絲慰藉。

“張勳將軍雖身處南方,卻能堅守忠義,實乃難能可貴。”鄭孝胥輕聲讚歎道。

“若有朝一日,能將他與張作霖等北方勢力聯合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必能為皇上和太後解圍。”

鄭孝胥停下腳步,再次望向窗外。高升的朝陽,但他卻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回北京後,我要儘快與醇親王爺、皇上、皇太後商議對策,尋找合適的時機,與各方勢力接觸。”

在鄭孝胥的心中,“哪怕前路荊棘密布,他也要為複辟大清的大業,拚儘全力。”

車廂內,鄭孝胥的身顯得格外堅毅。

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為了皇上和太後,他義無反顧。

在這一刻,他仿佛忘記了自己的疲憊,心中隻有一個信念:複辟大清,重振朝綱。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她有烏鴉嘴後每天都在崩劇情 快穿:當渣男變成愛妻狂魔後 重生蛟龍:我在聊齋娶妻納妾 我在求生遊戲裡擺攤,爆火成團寵 假嫡女通陰陽,她乃全城第一名探 我在星際軍校暴揍渣渣後被團寵了 律道行者 仙朝鷹犬 同時穿越:繼承萬界遺產 大佬歸來,裴律師追妻從情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