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三方會麵_重生成為末代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5章 三方會麵(2 / 2)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秉文轉過身,臉上浮現出一絲學者般的熱情,"但更重要的是,咱們要借此機會,為民國奠定現代土地管理和稅製改革的基礎!"

秘書聽得一頭霧水,隻能唯唯諾諾地點頭。

趙秉文笑了笑,又恢複了那副不緊不慢的語調:"去告訴前院的接待人員,不必太過拘謹。醇親王是客人,我們是主人,該有的禮數要有。至於清丈的事......"他意味深長地拖長了音調,"慢慢來,不著急。"

他重新坐回躺椅,端起茶盞,目光再次投向遠處前院的方向。

那裡,醇親王載灃與張維新縣知事的笑聲隱約可聞。趙秉文輕啜一口茶,心中暗忖:這場看似平常的寒暄,實則是一場微妙的博弈。皇室、民國政府、地方官員,三方各懷心思,而他將在這場博弈中,悄然推動一場影響深遠的變革。

"土地,"他低聲自語,"是一切的根本。掌握了土地,就掌握了國家的命脈。無論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還是為了建立現代稅製,亦或是......掌控皇室資產,都需要從最基礎的清丈開始。"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趙秉文閉上眼睛,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一份份精確的地籍圖冊,一套套完善的稅製章程,一個建立在現代土地管理製度基礎上的嶄新民國。而這一切,都將從天津開始。

天津縣衙的花廳,醇親王載灃與張維新縣知事的談話已近小半個時辰。

兩人從天津衛的風土人情,聊到近代工商業的發展,再到學堂教育的革新,竟意外地發現彼此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不謀而合。

"......王爺所言極是。"張維新微微前傾身子,眼中閃爍著讚同的光芒,"鐵路乃強國之基,天津若能成為北方鐵路樞紐,必能帶動商貿繁榮。"

載灃輕輕頷首,藏青色長袍袖口上的暗紋在陽光下若隱若現:"本王剛到天津,就常聽下人說起,張縣知事是位開明之士。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張維新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謙遜的笑意:"王爺過獎了。在下不過是一介書生,僥幸得以為民服務罷了。倒是王爺雖身處變革之時,仍能心係天下,令人欽佩。"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融洽而自然。張維新抬眼看了看天色,又瞥了一眼院外——日頭已過中天,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

"王爺,"張維新委婉地開口,"清丈局局長趙大人今日也在此處辦公。他受袁大總統委派,專責天津地籍整理之事。王爺本就為此而來,不妨移步後院,與趙大人一見?"

載灃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笑意:"哦?那位留洋歸來的趙局長?本王正想拜訪一二。"

"正是。"張維新笑著點頭,"趙大人學貫中西,在土地管理上頗有見地。"

載灃整了整衣冠,向張維新拱手道:"有勞縣知事引路了。"

"王爺客氣。"張維新連忙還禮,親自引路,"後院清靜,正好說話。"

三人穿過幾重院落,來到縣衙後院的一處精致小院。院中種植著大樹,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為炎炎夏日增添了幾分清涼。

剛踏入院門,便見一位身著色西裝的中年男子快步迎出。

他約莫三十歲上下,麵容清臒,鼻梁上架著一副圓框眼鏡,鏡片後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儘管身著民國服飾,但舉手投足間仍帶著幾分文人氣質。

"王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趙秉文快步上前,深深鞠躬,聲音洪亮而熱情。

載灃含笑點頭:"趙局長不必多禮。"

張維新在一旁介紹道:"這位便是清丈局局長趙秉文趙大人,留洋多年,專攻土地財稅管理。"

"久仰王爺威名。"趙秉文再次躬身,態度恭敬卻不失分寸,"王爺乃皇室貴胄,今日能得一見,實乃三生有幸。"

載灃擺擺手:"趙局長過謙了。本王聽聞趙局長在歐美考察過土地製度,如今授袁大總統委以重任,委派協助本王理清土地。"

趙秉文謙遜地笑了笑:"王爺謬讚。在下不過是在國外見了一些皮毛,哪敢稱專家。"

張維新見兩人言談甚歡,心中暗自欣慰。他伸手示意:"趙大人,裡麵請。"

三人步入客廳,這是一間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房間——西式的沙發與茶幾旁,擺放著幾把中式太師椅;牆上掛著天津地圖,旁邊卻是一幅西洋油畫。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照在光可鑒人的花梨木地板上。

"王爺請坐。"趙秉文熱情地招呼道,親自為載灃拉開一把西式沙發椅。

載灃微微頷首,在沙發上落座,動作優雅而從容。張維新和趙秉文也相繼入座。

"趙局長,"載灃開門見山,"聽聞你負責天津地籍整理,不知進展如何?可有什麼章程?"

趙秉文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爍著學者般的光芒:"目前正在進行初步勘察。天津衛華洋雜處,租界內外地籍混亂,不單單隻是皇室所屬皇莊,有的地塊甚至幾十年都未丈量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由於長期缺乏係統性的土地清查,土地冊籍魚鱗圖冊等)嚴重陳舊、散失或失真。"

"導致“有地無糧”有土地但不納稅)、“地多糧少”土地多但報稅少)、“有糧無地”土地已變更但稅負仍存)等現象非常普遍。

"富豪地主隱瞞田產,稅負主要壓在中下層農民身上,國家稅收大量流失。"

"確實棘手。"載灃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土地清丈在實際推行中怕是會有不少阻力,清丈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大地主、士紳)的根本利益,他們往往與地方官吏勾結,阻撓和破壞清丈工作。"

"所幸此次土地清丈,最大的利益集團便是皇室了,有皇室與地方長官積極配合,定能減輕不少麻煩。"

"不過,"趙秉文話鋒一轉,臉上浮現出興奮的神色,"此次清丈,正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下留洋時,曾考察過歐美各國的土地管理製度。德國每寸土地都有精確測繪,英國土地稅製完善,美國......"

張維新適時插話:"趙大人留洋多年,見多識廣,此次回國效力,必能為民國帶來新氣象。"

趙秉文謙遜地笑了笑:"張縣長過獎。在下不過是想借此機會,為民國為百姓謀些福利。"

載灃目光深邃地看著趙秉文:"趙局長有此抱負,實乃國家之幸。本王雖已不在其位,但仍心係天下。皇室在津產業,也願意配合清丈。"

"王爺深明大義。"趙秉文由衷讚歎,"有皇室表率,此事必能順利推進。"

載灃略顯沮喪的說道,"縱使皇室能夠積極配合,但皇室對亍麾下各個皇莊的掌控早已不複當年,些皇莊莊頭隻怕陽奉陰違暗中抵抗,還得靠民國政府出力啊!"

"王爺勿無需擔心,土地清丈局的工作不僅是測量麵積,還包括土地登記、造冊、發證等一係列地籍管理內容。"

"所幸此次隻是對天津一地進行土地清丈,清丈需要的專業測量人員和經費足夠支撐此次行動。"

"無外乎對土地所有權模糊、地界不清的土地,通過清丈,頒發新的土地所有權憑證土地執照),可以明確產權,減少民間土地爭端,有利於天津穩定和農業生產。"

"況且駐守天津外圍區域的核心軍隊是直隸總督府轄下的巡防營與北洋陸軍一部。由袁大總統舊部掌控,裝備和訓練在全國範圍內相對精良,是北洋軍的重要勢力。"

注駐軍區域受條約限製:因1901年《辛醜條約》約定,中國軍隊不能進入天津城區,隻能駐守在楊柳青、北倉等外圍地帶,城區內僅有外國租界的駐軍。

"若有需要可從北洋陸軍調集一支軍隊協助,這小小的天津一地,這些莊頭還能反了天不成?"

"如此甚好!本王自是安心。"載灃得到了清丈局的相關部署章程,心中憂慮漸消。

醇親王載灃端坐在西式沙發上,指尖輕輕摩挲著青瓷茶盞的邊緣。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他藏青色的長袍上,映出細密的紋理。

對麵,清丈局局長趙秉文正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歐美土地管理製度以及天津土地清丈的規劃,縣長張維新偶爾插話附和。

載灃微微頷首,目光卻漸漸變得深邃。

載灃不緊不慢地抿了一口茶,聲音不高卻清晰:"趙局長,此次清丈局來天津,不知大總統對此次清丈,可有特彆囑咐?"

客廳內的空氣似乎凝固了一瞬。張維新敏銳地察覺到氣氛的變化,識趣地起身:"二位繼續聊,本縣去去就來。"他向載灃和趙秉文微微頷首,緩步走向院中。

待張維新的腳步聲遠去,載灃放下茶盞,目光直視趙秉文:"趙局長,本王也不繞彎子。皇室在天津的產業,曆經數代積累,數量龐大。此次清丈,還望趙局長能秉持公平公正之道。"

趙秉文坐直身體,雙手放在膝上,姿態恭謹:"王爺放心,下官職責所在,自當依法依規辦事。"

載灃盯著對方的眼睛,緩緩問道:"依照內務府記載的文書數量進行測量,這一點,趙局長可曾聽大總統提起過?"

客廳內一時寂靜無聲。

趙秉文的表情微微一滯,隨即露出一個若有所思的微笑:"王爺果然消息靈通。大總統確實有過囑咐,要特彆關照皇室產業。"

載灃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哦?不知大總統是如何囑咐的?"

"大總統的意思是,"趙秉文斟酌著詞句,"清丈皇室土地時,應當以現有文書為基礎,既要保證國家百姓利益,也要尊重曆史事實。"

載灃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扶手,節奏緩慢而從容:"本王上月曾獨自拜訪袁大總統,談及此事。總統承諾依據退位條件,要保護皇室私有財產,在清丈皇室土地上依照內務府記載的文書數量進行測量。"

"談及在津商業布局一事時,總統承諾,會支持皇室在天津投資實業。"

載灃抬起眼,直視趙秉文,"所幸袁總統說話還算數,還特意囑咐了你,是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秉文的眼神閃爍了一下,隨即坦然點頭:"王爺明鑒。大總統確實有過明確指示,在保證國家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皇室合法權益。下官此次來津,隨身攜帶的文件中就有相關指示。"

趙秉文頓了頓,又補充道:"當然,清丈工作必須依法進行,該登記的登記,該測量的測量。但大總統的意思是,對於曆史形成的皇室產業,隻要文書齊全,應當予以承認。"

載灃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幾不可察的笑意。

他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湯的溫熱在舌尖蔓延:"如此甚好。本王相信,有袁大總統的指示,又有趙局長這樣的乾吏經辦,此事定能圓滿解決。"

趙秉文微微欠身:"王爺放心,本官定當恪儘職守。"

醇親王的目光卻牢牢鎖住對麵的清丈局局長趙秉文。

這位留洋歸來的局長正侃侃而談歐美土地管理製度,言辭間透著學者的熱忱與官員的乾練。

趙秉文推了推鼻梁上的圓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閃過一絲警覺,隨即又恢複謙和:"況且大總統對天津地籍整理一事尤為重視。"

載灃放下茶盞,目光直視趙秉文:"趙局長,本王也不繞彎子。此次清丈,關乎皇室私有財產,還望趙局長能秉持公平公正之道。"

趙秉文的表情微微一滯,隨即露出一個若有所思的微笑:"大總統確實有過囑咐,要特彆關照皇室產業。"

載灃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哦?不知大總統是如何囑咐的?"

趙秉文的眼神閃爍了一下,隨即坦然點頭:"王爺明鑒。大總統還特彆囑咐,在清丈期間,清丈局將全力配合王爺在天津的商業布局。"

載灃的目光驟然銳利:"哦?"

"無論是調查處理原先的皇室產業,"趙秉文繼續道,"還是王爺計劃在天津投資實業、創辦工廠,清丈局都會全力支持。"

趙秉文看了眼窗外,確認張維新尚未返回,又低聲補充,"大總統的意思是,皇室產業清丈要與商業發展同步推進。該支持的,清丈局責無旁貸。"

載灃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幾不可察的笑意。他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湯的溫熱在舌尖蔓延:"如此甚好。本王正計劃在天津投資幾處實業,若能得到清丈局的支持,自是再好不過。"

趙秉文微微欠身:"王爺放心,有本官在清丈局不僅會公正處理皇室產業,更會為王爺的商業計劃提供便利。"

張維新此時恰好返回客廳,見兩人談得投機,便笑道:"二位聊得可還投機?"

載灃放下茶盞,神色如常:"甚是投機。趙局長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令人欽佩。"

趙秉文也謙遜地拱手:"王爺過獎。能與王爺、縣長探討國事,是在下的榮幸。"

三人重新落座,繼續談論起土地清丈的技術細節。

但載灃心中已然有數——袁世凱確實履行了承諾,而這位留洋歸來的局長,也並非不通情理之人。

袁世凱不僅履行了保護皇室財產的承諾,更授意清丈局全力支持他在天津的商業布局。

在這新舊交替的動蕩時局中,皇室的私有財產與商業未來,總算有了保障和一線生機。

載灃望向窗外,天津衛的天空湛藍如洗,幾朵白雲悠閒地飄過。他知道,在這片看似平靜的天空下,暗流依然洶湧。但至少今日,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三人相談甚歡,從土地清丈聊到稅製改革,再到民國未來的發展。

張維新看著眼前這兩位身份迥異卻見解相通的官員,心中不禁感慨: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新舊思想的碰撞與融合,或許正是國家前進的動力。

"時候不早了。"載灃看了看窗外漸斜的日頭,起身拱手,"今日與二位暢談,獲益匪淺。本王改日再來討教。"

"趙局長若是確定好了時間,派人通知一聲即可,本王靜候佳音。"

"好!"趙秉文連忙應允。

隨即趙秉文和張維新連忙起身相送至縣衙。

張維新親自將載灃送出縣衙大門,看著那輛青布馬車緩緩駛離,心中不禁思索:這位看似低調的醇親王,或許比許多人想象的更為開明。

而趙秉文,這位留洋歸來的局長,也絕非等閒之輩。在這新舊交替的時代,他們或許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載灃走出縣衙時,陽光正好,照在天津城的街道上,映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王爺,"福慶跟上來,低聲道,"馬車已經備好了,是回府邸,還是......"

"去租界看看。"載灃沉吟片刻,說道,"本王想了解一下,哪些地段適合開設工廠。"

福慶連忙應聲:"是,王爺。"

福慶對車夫喊道"去租界。"

醇親王載灃站在天津的街頭,望著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心中已開始謀劃新的藍圖。皇室的未來,或許就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

喜歡重生成為末代皇帝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末代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