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全民皆兵,我們許家村的先輩都參與到抗戰中,活下來的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戰事之前,我們許家村是永和縣的大村,村子裡有幾百戶人家,可如今,變成了一個人口稀少的小村。”
“我家本有六個兄弟,一起出去打仗,回來的隻有我一個人,我還是因為老天眷顧,死裡逃生……我老伴去得早,隻有國慶他爸一個孩子,國慶他爸又隻有國慶一個,要是國慶再出事,我對不起列祖列宗。”
不管怎麼樣,也總得給家裡留個後,代代傳承下去。
李希月理解老人的想法,老人有老人的顧慮,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理想和抱負,這是老一輩和新一輩思想的衝撞,她不好多說什麼。
李希月出去找許國慶聊了聊,許國慶想法很堅定。
新的時代會到來,老一輩的思想會被逐漸瓦解,許國慶如果堅持自己的想法,許六叔最終是阻止不了的。
傾訴一番,許國慶心裡好受多了,他性子樂觀,一下子把不開心的事丟開,說起昨天村裡的趣事。
許國慶雖然是個男孩子,但八卦程度不輸村裡的嬸子大娘,一會子功夫,把家家戶戶的事都說了個遍,連氣都不帶喘的,一邊說還一邊笑得四仰八叉的。
李希月算是明白他為何會天天挨打了,果然小孩子每頓打都不是白挨的。
不過村子裡的人平日裡看著都有各自的私心,但對外卻是無比團結,特彆是對鬼子恨之入骨。
雖然都有各自的小心思,但無疑都是愛國的同胞。
回到許六叔家,許六叔又說起另一件事。
“隊委辦決定要在村裡建一個衛生室,既然你已經是正兒八經的赤腳醫生,總擠在我這不是個事兒,再說,我年紀大了,也當不了兩年赤腳醫生了,隊裡打算由你正式接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事是他提出來的,這次去縣城考試,他雖僥幸考過,但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多再乾這一年,明年他就要退下來了。
既然隊裡有更出色的年輕人,他更得讓出位置,放手讓年輕人去做。
這個倒讓李希月有些意外,但她也不會一直留在村子裡,她是要離開的,到時候隊裡豈不是一樣沒有赤腳醫生了?
不過轉念想到沒了她還會有彆人,就不擔心了。
衛生室估計這幾天就會動工,農忙結束了,大家都有空閒,蓋起來會很快。
第二天,許國強就找到李希月,讓她參與到建立衛生室的事務中。
衛生室選在了知青點旁的空地上。
依李希月的要求,依次有看診室,藥房,留觀室,留觀室放了張床,如果嚴重的病人可以住下來觀察,也可以充當病房。
除此之外,還多加了一間休息室,放了張床和座椅櫃子,可以用於值班休息。
要炮製藥材,需要灶台,就在休息室旁邊又蓋了間屋子,砌上兩個灶台。
衛生室後麵圈出個院子,蓋了茅廁,還有柴房和菜地。
衛生室前麵也圈了一個院子,放了些架子曬藥。
屋子很快建好,許六叔家的藥材器械都搬了過來,以後許六叔也得來衛生室上班了。
錢都是是隊委辦出的,衛生室雖然是李希月和許六叔用,但是屬於大隊所有,而且裡麵的東西他們也隻有使用權,不能帶走。
布置好後,李希月覺得她住在衛生室也行,除了鍋還沒有,彆的都齊全了。
但是知青點現在隻有三個人,地方寬得很,人少不好說搬出來住,要是以後再來知青,她就可以借口搬出來了。
原本隻是為以後做準備,沒想到很快她就有了搬出來的借口,因為生產隊又要來新知青了。
喜歡帶著空間穿七零,搬空家裡去下鄉請大家收藏:()帶著空間穿七零,搬空家裡去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