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晨霧裹著焦土氣息,將城頭殘旗上的"天道當誅"四字洇得模糊不清。
白璃的龍爪撫過石化的旗杆,指尖傳來刺痛——那些字跡裡凝著燭龍逆鱗最後的鋒芒,連龍族鱗甲都能割破。她轉身望向倚在斷牆下的身影:淩燼的半邊身軀已化作灰白石雕,左眼赤瞳如將熄的炭火,右臂卻詭異地保持著血肉之軀,掌心攥著半塊朱雀旗碎片。
"逆鱗反噬本該讓你全身石化......"她撕開染血的袖擺,露出小臂內側的蛟族祭文,"除非你體內還有山河印的靈力。"
淩燼的喉骨發出砂礫摩擦般的笑聲,石化的下頜微微開合:"墨羽......把最後半枚印......咳......埋進我脊椎......"
仿佛印證他的話,後背突然凸起數道青紋。白璃的龍骨鞭挑開破碎的黑袍,瞳孔驟縮——三枚山河印碎片嵌在淩燼的脊骨間,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每消融一寸,石化的軀體便褪去一分,但皮膚下凸起的血管卻逐漸染上幽冥黑氣。
"你讓猙獸吞了養魔陣的混沌之力?"她猛然掐住他完好的右腕,"用幽冥氣息對衝逆鱗反噬?找死!"
淩燼的左眼突然迸發熔金烈焰,未被石化的右手反扣她命門:"找死的是九幽......在我被惡魄吞噬前......"他指尖拂過白璃頸間龍鱗,"得先找到剩下的六枚山河印。"
三日後的滄江渡口,說書人拍響驚堂木。
"且說那黑袍劍客,白發赤瞳踏龍而來!"枯瘦老者揮舞斷劍,劍穗上拴著塊焦黑布料,"燭龍睜眼焚儘神使,青州城頭刻字誅天!"
蹲在船頭的孩童們發出驚歎,有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起木雕:"我爹刻的劍客像!昨夜剛供到土地廟......"
木雕的臉覆著半張麵具,與淩燼的石化左臉驚人相似。渡船陰影裡,真正的黑袍劍客正將鬥笠壓低,燼天劍裹在粗麻布中滲出絲絲寒氣。白璃的銀發染作墨色,耳後龍角用幻術遮掩,手中《九州風物誌》無風自動——書頁間夾著從土地廟順走的供香。
"東南三百裡,巫山有異動。"她以指蘸茶,在桌麵勾勒出山脈走勢,"昨日山洪衝出一尊青銅鼎,鼎身刻著......"
"饕餮紋,五尾猙獸。"淩燼的赤瞳穿透書頁,"第二枚山河印的容器。"
船身忽然劇烈搖晃。十二名赤膊船夫齊聲呼喝,肩頭肌肉暴起青筋——他們正用鐵鏈拖拽一具浮屍!那屍體身著神族銀甲,額間天罰之眼被剜去,空洞的眼眶裡插著半截桃木符。
"晦氣!"船老大一腳將屍體踹回江中,"這月第三具了......都說黑袍劍客誅神,怎麼神使反倒越死越多?"
白璃的幻術出現細微波動。淩燼的右手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認得那桃木符上的紋路——是玄機子獨創的"鎖魂咒",本該隨天機閣覆滅失傳。
巫山腳下,暴雨衝垮了祭神台。
九丈高的青銅鼎斜插在泥漿裡,鼎耳纏繞的鎖鏈已鏽蝕斷裂。淩燼撫過鼎身的饕餮紋,逆鱗青光順著紋路遊走:"山河印被九幽動過手腳......鼎裡養著東西。"
白璃的龍骨鞭掃開鼎內淤泥,雷光映出密密麻麻的卵形黑晶。每顆晶體內都蜷縮著嬰孩大小的混沌獸,額間天罰之眼尚未睜開。她突然悶哼後退,鞭梢纏著的黑晶炸開,幽冥瘴氣直撲麵門——
"閉息!"
淩燼的石化左臂格住瘴氣,血肉右掌按上鼎身。山河印碎片在脊椎間發燙,強行喚醒殘存的燭龍之力。饕餮紋路寸寸崩裂,鼎底傳出嬰啼般的嘶鳴,整座巫山開始震顫!
"山河印是餌......"他拽著白璃暴退數丈,"九幽要喂飽鼎裡的畜生!"
山體轟然炸裂,十二頭混沌獸破鼎而出。它們有著饕餮的利齒與猙獸的五尾,脊背上嵌著偽造的山河印碎片。為首那頭的豎瞳突然轉動,發出九幽的嗤笑:"好弟弟,這份薄禮可配得上"無名"劍聖的威名?"
戰局在暴雨中陷入死寂。
淩燼的石化左臂爬滿裂紋,右手緊握的燼天劍卻穩如磐石。白璃的幻術徹底崩解,龍角迸發雷光:"東南巽位!混沌獸的命門在尾骨第三截——"
話音未落,淩燼已化作殘影。劍鋒刺入獸瞳的刹那,幽冥瘴氣順著劍刃反噬,他竟不閃不避,任由黑氣灌入山河印碎片!
"你瘋了?!"白璃的龍尾掃飛兩頭混沌獸,"幽冥氣息會加速惡魄蘇醒!"
"我要的就是惡魄!"淩燼的赤瞳燃起癲狂的金焰。他徒手掏出一枚偽印碎片,插入自己心口的焚心印:"九幽教得好......以毒攻毒!"
山河印碎片在幽冥與逆鱗之力的對衝中炸裂,衝擊波橫掃山巒。混沌獸群發出瀕死的哀嚎,軀體在金光中灰飛煙滅。淩燼的半石化身軀墜入泥潭,最後映入眼簾的,是白璃染血的龍鱗與天際初升的星子。
七日後,巫山鎮口的茶攤掛起新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書人唾沫橫飛:"黑袍劍客與龍女娘娘顯靈!雷劈妖鼎,劍誅饕餮——"
幡布上畫著覆麵劍客踏龍而行的身影,角落題著稚嫩筆跡:"無名誅神"。茶攤旁的土地廟裡,新供的木雕像已蔓延到三十六州,每尊像的劍鞘上都刻著四個字:
天。道。當。誅。
廟簷陰影下,真正的無名劍客正將鬥笠壓低。白璃往功德箱裡扔了枚龍鱗,轉身時聽見淩燼沙啞的低語:"該走了......去拿真正的第二印。"
她望向西南方——那是昆侖墟的方向,山巔雲霧中隱約有玄武虛影盤踞。淩燼的脊背上,新生的山河印紋路正泛著幽光,與石化肌膚下的幽冥黑氣彼此吞噬。
江風卷起供桌上的紙錢,紛紛揚揚如雪。其中一張飄到淩燼腳邊,上麵是孩童歪扭的祈願:"無名老爺,保佑阿娘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