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一邊趕路,一邊得到了來自禁軍的情報,對於武陵郡和周圍的局勢也越發的熟悉起來,心中也多了幾分底氣。
經過江陵縣的休整,軍隊開始向孱陵縣進發。孱陵縣位於武陵郡,距離南郡很近,拿下這座城池,就等於打通了通往武陵的通道。
臨近孱陵縣邊界的時候,正是午時,眾人稍作停留,王越匆匆入帳。他麵色一肅,回稟道,“大人,武陵郡發來了一封信,來自臨沅縣。”
說著,他將手中的信件遞給對方。
張繡接過信箋,看了一眼,便吩咐道:“把司馬懿,國淵,龐統都給我帶過來。”
“好嘞!”
王越當即領命而去,很快,三人一起進入帳篷。黃忠留守江夏郡,司馬懿等人卻始終跟隨在他左右,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都是張繡手下的智囊,可以為他提供建議。
坐下之後,龐統問道:“大人,可是有新消息?”
張繡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這樣。從這裡到孱陵縣已經很近了。“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都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武陵郡守金旋不但出兵,而且還向其他三個縣發出了求援信號。還有武陵郡五溪蠻族的族長沙摩柯,也被他邀請來了。”
“根據金宣的布置,若攻下孱陵縣,向南進攻臨沅縣,恐怕會被臨沅縣給圍困住。對方有四個郡,還有五溪蠻,加起來起碼有七八萬人。”
張繡繼續說道:“我們隻有上萬人,如果和他們打起來,肯定會吃虧。”
龐統,國淵,司馬懿三人聞言,皆是眉頭緊鎖,陷入了一種微妙的思考之中。
司馬懿讓人取來一張大圖,標明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等幾個郡,每一個郡都有自己的名字。他看了看地圖,說道:"大人,如果讓黃忠出戰,然後從長安調來一支軍隊,我們就可以長驅直入,迅速擊潰敵軍。"
“不過最近天氣一天比一天涼,雖說朝南方去,積雪會減少一些,但依舊寒冷,這種大幅度的運動,對於士兵們而言,也是一種負荷。”
“而且,我們必須在各處留下人手,防止出現混亂。”
司馬懿又補充道:"那我們目前隻有依靠已有的兵力。"我覺得,以我們目前的力量,還是要用點巧的。”
張繡問:“如何使力?”
司馬懿向長沙郡道:“我們不要急於向南方進攻孱陵縣,而是要在長沙一帶集結所有的軍隊,向臨沅縣進軍。”
“一到孱陵縣,我們就掉頭到長沙去,那是不可能的。這種突襲,也許可以一舉把長沙郡打下來。武陵郡有荊南四郡的兵馬,對付長沙就容易得多了。”
“然後我們直接殺出去,他們看到我們就得落荒而逃。”
“如此一來,長沙郡軍必須返回救援,其餘各郡兵馬也都陸續返回,武陵城的軍力將再次出現缺口。”
司馬懿眼睛一亮,繼續說道:“那我們就立刻去武陵城,拿下孱陵縣。等事情解決了,我們再去攻打臨沅縣,把它給占了。”
他目光銳利,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獲勝時機。
張繡沉吟片刻,微微皺眉。對於遠距離的突擊,他沒有任何異議,何況軍隊裡的食物不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一口,戰士們的體質也很好,可以承受這樣的高負荷作戰。
龐統開口道:“大人,屬下認為,司馬懿的計策,還需要修改。”
“怎麼改?”張繡問道。
龐統說:"司馬懿仍然打算進攻長沙、臨沅縣。但在下以為,此戰之意,並不在於奪取土地,而在於殲滅荊南四郡之敵。一旦消滅了他們的主要力量,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到時候,我們再逐個擊破,或是逼得他們認輸,豈不是更好辦?”
“因此,臣提議,我們先以司馬懿為掩護,佯裝退入武陵,實則中途截殺,將那些前來支援的人全部斬殺。”
龐統又說:“尤其是在長沙,長沙刺史韓玄一定很著急。隻有摧毀了他的主要力量,他才會失去自信。到那時,荊南四郡人心怯,軍隊也就不打了。”
郭元亦是讚同地點了點頭:“大人,我讚同龐統的意見。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殲滅敵軍的主要力量,同時也是增強我軍實力的好機會。彆看我們人數不多,但是,一步一步來,我們的軍隊就會變得更加強大。”
張繡點了點頭,心中有了計較:“好吧,我們去調虎離山。我們要先去孱陵縣,把自己的位置隱藏起來,擺脫敵人的偵查。再由孱陵縣繞道,直抵長沙。”
“大人高見!”
司馬懿,龐統,還有其他幾個將領,也都紛紛附和道。
一行人再次上路。在張繡的帶領下,一行人輕而易舉的進入了孱陵縣。金旋的計策出了點問題,留守在這裡的士兵並不多,所以張繡的軍隊很是輕鬆。
到了夜晚,張繡便派出一隊人馬四處偵察,看看有沒有敵軍,隨後便悄然撤離,隻在原地留下一個空營,而他本人,卻是白日藏起,夜間繼續前行,朝著長沙郡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