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順利結束,其實也沒有什麼要說的,重點還是後金與西楚的歲貢問題,對於皇帝提出的要求,兩國使臣雖有異議,但還是迫於大唐的國力與皇帝的威壓,最後咬牙答應了下來。
至於其他,也沒什麼好說的,無非就是大臣們勾心鬥角的那些事,聽著聽著就煩了,但是煩著煩著也就習慣了。
回到太子府,謝瑾便急忙找人來問詢有沒有找到有關太平公主的消息。
手下人遞上一宗卷軸,說是能找到的消息都在這裡。
謝瑾讓其退下,一個人坐在書房看著那宗還沒有打開的卷軸。
自言自語道:“你說我要是看吧,萬一那人不是鐘瑩,空歡喜一場,但是師父又說了,我跟她緣分未儘。要是不看吧,萬一是她,我又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這怎麼辦呢?”
人就是如此,在最接近答案的時候最是容易胡思亂想,有時哪怕隻是一件小事。
自言自語了半天,謝瑾還是打開了那宗卷軸,看一行往下翻一行,上麵如是寫道。
“太平公主,東越皇帝嫡長女,善劍術,於開皇三十六年不知所蹤。”
看到這,謝瑾一陣疑惑,如今是開皇四十年,開皇三十六年,也就是四年前,人都失蹤四年了。
或許九反上師的意思是,太平公主失蹤了,所以東越沒法交差,洞庭之誓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才說謝瑾和鐘瑩緣分未儘。
謝瑾心中如此想著,但看到後麵的卷軸還有,就繼續看了下去。
“於開皇四十年找到,東越皇叔鐘歸遠親自護送回國。”
護送?鐘歸遠親自動手,說是抓還差不多吧。
謝瑾又想起當時聽軒閣的人說過,與鐘瑩隨行的,還有一眾高手。
繼續看下去:“曾在大唐江湖遊曆四年,參加過兩次藏鋒大比,江湖新秀榜榜上有名。”
看到這裡,謝瑾呼吸不由得開始急促起來,一個人影已經在這裡麵心中清晰起來。
謝瑾猛地將卷軸全部打開,直接跳到最後一行,上麵寫著:“走之前曾與江湖人謝瑾召江湖百家共解北疆之圍,太平公主,鐘瑩。”
謝瑾不可置信地看著卷軸,心裡一陣波濤洶湧,有些哭笑不得。
癱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語道:“楊修還真說對了,我們一個是大唐太子,一個是東越太平公主,哪有一個省油的燈。”
他又拿出鐘瑩離開時留下的那封信看了起來,一遍遍地看著。字裡行間都表明鐘瑩心裡也是有謝瑾的,隻不過因為一些原因她不能說。但是這不能說的原因是她注定要與大唐太子成婚。
緣分,妙不可言。
謝瑾又看到那句寫了兩遍的:“何須再見,何須再見……”
心中不由得心疼起這個姑娘來,將所有的痛苦都埋在心裡,卻讓自己在江湖好好生活,真是太傻。如此想來,鐘瑩走之前曾狠狠咬過謝瑾,想要從他身上咬下一塊肉一般,現在看來,她隻是在宣泄心中濃濃的不舍。
如此想著,謝瑾甚至有些期待皇帝快些降下聖旨,還有東越那邊也動作快點,快些把鐘瑩送過來。
或者,自己可以直接以大唐太子的身份出訪一次東越。不知鐘瑩知道這個消息會怎麼樣呢?她還不知道自己是大唐太子,聽到這個消息大概率會痛苦非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