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酒意,瞬間就去了一大半,眼神變的銳利了起來。
手中的毛筆,此時也似乎愈發沉重了起來。
“............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好詩,好詩啊!”
當讀完這兩句之後,李白手中的毛筆,一個沒拿穩,直接落在了地上。
此時,李白似乎是從方才那種醉醺醺的狀態下,徹底清醒了過來一般。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崔伯玉明明是春日所寫之作,卻也應了這秋色之景。
丹丘生,日後我定會題詩一首在此!
與催伯玉此詩,共鎮此樓。”
拾起掉落在地的毛筆之後,李白忍不住感歎了一句,誇讚了一番崔顥的詩句,隨後又很是豪氣的對陸遠道。
崔顥的這首詩寫的很全,這黃鶴樓之景,幾乎被崔顥這一首詩給寫儘了。
除了景色之外,還有傳說典故,那句煙波江上使人愁,更是將秋天之景都寫了進去。
隻要在這黃鶴樓,抬眼所見之景,都能在這崔顥詩詞中找到痕跡。
所以李白看完這首詩之後,他就知道了,若是還在黃鶴樓寫景,基本上沒有超過崔顥的可能了。
即便是他,也沒這個把握,甚至還可能要略輸一籌。
寫出來的話,那說不定他李白得出一次醜了。
當然了,當眾棄筆,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其實對於是否出醜之類的,李白也不是那麼的看重。
但是,李白生來就不喜歡被人壓一頭。
明知道寫景,已經無法超過了,還要寫一篇擺在那襯托崔顥所作的《黃鶴樓》,那就不是他李太白的性格了。
“那貧道就靜等那日了。”
陸遠聽到李白那豪氣的話語,跟著附和了一句,臉上不由露出笑意。
這些時日下來,因為吳指南的死,李白的表現,那真的可以用日漸消沉來表述了。
在船上的時候,李白也少了往日的言語。
在李白看來,若不是那日他嚷嚷著要去釣魚,吳指南也就不會去找魚餌,也就不會出那意外。
直到現在,在李白看完崔顥《黃鶴樓》,並放出豪言之後。
原本的李白才算是回來了。
............
“不容易啊!李白這麼狂的人,居然也有棄筆的時候!《黃鶴樓》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崔顥對黃鶴樓的景色描寫,已經算是到了巔峰。
而且覆蓋麵很廣,李白若是再來一首寫景的詩詞,多多少少會有點崔顥的影子在其中。
另外崔顥的詩寫在前麵,他李白的詩寫在後,哪怕是李白的詩中,沒有崔顥的影子在其中。
哪怕是李白寫的詩,和崔顥這一首《黃鶴樓》在同一層級。
彆人也會說他李白寫的不如崔顥,這就是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除非李白寫新詩,能在描寫景色上,超出崔顥的《黃鶴樓》一大截,能讓人家一眼就看出好壞來,但這顯然是不太不可能的。
李白不棄筆能怎麼辦?”
“嗯,之前的李白回來了,眼中都有光了。
前麵那十幾天,李白可是頹廢的不成樣子了。”
“吳指南的死,對李白的打擊還是太大了,不過義父看人的能力是真準啊!”
“你也不想想義父都經曆過多少事,這麼多次模擬下來,義父打過交道的人,沒有百萬也有八九十萬了。
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義父什麼人沒見過?義父對什麼事情不了解?人性那點事情,義父能不清楚嘛。”
“義父接觸的底層,其實並不是很多,義父扮演的人,大多都是有名有姓的,也就扮演王勃,李願的時候,和底層的百姓有不少交集。”
“義父:啊對對對,你就隻看到我和王侯將相飲酒作樂,你是沒看到我統帥大軍是吧,我大軍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到你嘴裡,就都來自高層了?”
“呃.......確實,把這個忘了。”
............
喜歡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請大家收藏:()國運扮演:漢使怎麼扮演?死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