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終南山之後。
天寶三年夏,陸遠與李白相聚。
隨後便在洛陽之中見到了杜甫。
此時的杜甫因為繼祖母去世,雖然是繼的,但這出喪之際,他是不能離開的。
所以離彆之際,杜甫作了一首詩詞相贈,詩名就很直白《贈李白》。
並在詩中約定了下次相見的地點,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
離開洛陽之後,兩人往北,在梁宋遊玩之際,兩人與高適相會。
而在秋季的時候,杜甫也如約而至。
隨後陸遠就跟著他們三人遊玩四方。
在梁園遺跡尋舊時,李白醉作《梁園吟》。
在王屋山頂尋仙無果後,杜甫再作《贈李白》。
一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真是把李白在官場上做的那點事情寫了個明明白白。
天天就喝酒消磨時間,狂倒是狂了,也不知道是狂給誰看。
杜甫對李白崇拜歸崇拜,對於李白為官時的作為,他也寫過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但是,他寫這個的時候,已經是後麵自己受到排擠之後,覺得大唐官場是真難混,這才理解李白。
雖說也理解錯了。
可此時的杜甫,對於李白為官時候的所作所為,其實是有些不能共情的,所以在王屋上尋仙未果之後,便寫下了這一首贈李白。
不過李白對於杜甫的這首詩,那是絲毫不在意。
他猛灌了兩口酒之後,便假寐了起來。
“丹丘生,方才有一夢,我聽聞你擅解夢,不知可否替我解了此夢?”
大約過了半刻鐘左右。
李白醒了過來,開口就對陸遠詢問道。
“夢?說說。”
陸遠點了點頭,邊上的高適和杜甫也朝李白看了過來。
“方才入夢之際,仿佛遊曆了天姥山,我在夢中還作一首留彆詩。
讓我想想.........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彆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哈哈哈哈,丹丘生,你看我此夢何解?”
李白吟誦完之後,先是大笑了幾聲,似乎是想將這幾年在長安的鬱悶一笑而出。
笑完之後,李白看向陸遠詢問道。
“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太白,你當真是個修道的好苗子。
但這俗塵事,往後就彆想太多了。”
這首詩,陸遠會背,但這首詩也是真難背。
但陸遠沒想到,這詩的出現,居然是李白回複杜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