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腰一直有零散沙石向下滾落,楊謙等人擔心餘震的破壞力,隻敢站在觀景台遠遠看著。
今夜的月光雖然不甚清晰,但足以看清主觀附近的動靜,眾人翹首遙觀大半時辰,竟然沒看到一個人影從山石下走出。
“難道逍遙觀的道士全被埋了?”楊謙怔怔望著主觀方向,不知在向誰發問。
見多識廣的畢雲天感覺這一幕太過驚心動魄,實在不敢相信諾大一座三仙山逍遙觀就此毀於一旦,天災無情,卻過於詭譎。
不禁惻然道:“整座逍遙觀都被埋了,觀裡的人多半都已遇難。我要是沒有記錯,十幾年前逍遙觀持有戒牒的道士大概五百多人,哎,幾百條人命說沒就沒了。”
曹蚺背後冷汗涔涔直下:“還好我提前一步回到了五味居,要是晚走一步,估計也要葬身於滾滾石流下。
公子,說來也怪,末將剛去主觀察看的時候竟然沒有遇到一個人,莫非他們都睡了?”
畢雲天直視著曹蚺道:“你說什麼?沒有遇到一個人?”
曹蚺心有餘悸點頭道:“確實沒有遇到一個人...咦,不對呀,大統領說逍遙觀大概有五百多名道士,現在亥時初刻,這些道士沒理由這麼早就入睡吧,這不合常理。”
畢雲天目光轉向楊謙,神色凝重。
楊謙望著化作廢墟的道觀遺址,冷笑道:“這座道觀肯定大有問題。
曹蚺剛發現他們擺了什麼南鬥六星七殺局,山腰突然發生爆炸,石流淹了整座道觀,一個人都沒有逃出來,這不是毀屍滅跡嗎?
老畢,附近還有沒有跟太師府關係密切的道觀?我想找些道家高人幫忙看看這個所謂的七殺局究竟是什麼東西。”
畢雲天笑著搖頭道:“沒有。公子有所不知,太師不信天道、不敬鬼神、不崇佛老,早年曾經下令關閉一些佛寺道觀,嚴格限製兩教傳播,甚至差點頒布‘一應還俗’的詔令。
那時我國剛走出六王之亂的陰霾,局勢依舊動蕩,國內人口銳減,特彆是男丁稀少,適婚女子無人可嫁,大批良田無人耕種。
為了恢複經濟人口,太師迫於無奈,勒令十幾萬僧侶道士必須還俗、娶妻生子,否則發配邊疆服勞役。
此舉雖說有助於複蘇大魏國力,卻也大大得罪了兩教中人,因此兩教人士明麵上對太師府謙恭有禮,背地裡卻對我們誹謗謾罵,無所不用其極。
近十年來,隨著大魏國力蒸蒸日上,經濟人口漸漸恢複了往日規模,太師才放開嚴格管控,兩教對太師府的敵意有所減輕。
但我們太師府跟任何佛寺道觀的關係都不算親密,也沒有什麼靠得住的道家真人。”
楊謙抬頭看著爬上樹梢的弦月,四周樹影幢幢,蟲鳴之聲不絕於耳,淡淡道:“原來如此。行啦,事已至此,大家先回房休息吧,等山體穩定後,明早再去看看還有沒有活人。”
眾人各自返回靜室。
楊謙身子欠佳,依舊躺回床上,秋明素替他蓋上薄毯,銀鈴兒端來一盆饅頭、一碟鹹菜,說道:“公子,我在後廚找了一圈,隻找到一些饅頭和鹹菜,粗糙的很,公子要不將就吃一點?”
楊謙並非挑食的人,餓了大半天已是饑腸轆轆,接過饅頭鹹菜就吃,將四個饅頭和一碟鹹菜吃的乾乾淨淨。
銀鈴兒端走空盤,將靜室留給二人。
秋明素倒水給楊謙喝了,坐在床頭靜靜看著他。
楊謙思緒淩亂,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以前看穿越題材的古裝電視劇,不管是最早的項少龍,還是後來的易小川,全都是文武雙全的人中之龍,在古代混的風生水起,怎麼輪到自己就穿越成了這副窩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