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上下五千年,所有讀書人都幻想過擁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最高權柄。
在溫客行的輔佐下,楊謙很快進入狀態。
反正不用他閱讀奏章,溫客行代他看完再提煉要點,請他給出批複意見。
這疊奏疏已經過快雪樓幕僚反複篩選,有些一看就是大事,有些是看似很小但其實很大的事。
比如北疆雁門關附近,青奴冬季大肆襲掠,前後共有七州十二府縣百姓遭殃。
死傷六百餘人,一百七十餘名女子被掠走,三百多間民房毀於火海,一千多人無家可歸,需要朝廷撥糧撥款救濟。
另有欽天監夜觀天象,推算今年雨水將比往年來的更早,大河汛期恐將提前一個多月,黃泛區須提前做好防洪措施。
楊謙一開始批閱奏章覺得新鮮有趣。
看完十幾封後,心情慢慢變得沉重,因為每封奏疏後麵都關係到千千萬萬個百姓的生活甚至生命。
有些事情他多少知道一點應對之法,有些事情他實在一無所知。
對於一無所知的事情,他果斷放低姿態向溫客行虛心請教。
溫客行對楊謙謙遜的態度大為滿意,不遺餘力給出最優解法,件件樁樁都能圓滿解決。
他埋頭案牘,心無旁騖,從上午批到下午,總算快將十幾封奏疏批完。
其實批閱這點奏疏根本不用這麼多時間,但楊謙是初次接觸政務,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溫客行知無不言言無不儘,深入淺出,時而以點帶麵觸類旁通,講的清清楚楚頭頭是道。
楊謙受益匪淺,感覺短短一天之內學到的東西比在學校十幾年都要多,對魏國國情有了更深刻更全麵的了解。
當他翻到最後一封奏疏,聽完溫客行的歸納後,沉吟不語。
原來這份奏疏比較特殊,是禮部和鴻臚寺聯名上奏的。
奏疏的大概意思是:右衛大將軍臧羆、蕭關大將軍屠飛斬率十二萬西征軍浴血苦戰,殲滅西秦四萬精兵,攻陷二十四座城池,為大魏開疆拓土一千餘裡,將西秦趕出隴山,退到荒涼貧瘠的寒月關以西。
西秦危在旦夕,皇帝李元麒被迫向大魏乞和,獻出西秦第一美人、白狐公主李落蕊與魏和親,上貢涼州良駒千匹、夜明珠百顆、黃金三萬兩,並為大魏西陲藩屬國,去皇帝尊號。
半月前,太師礙於關內道積攢多年的糧草器械消耗大半,西征軍騎兵戰馬損耗較大,無力繼續擴大戰果,便回函臧羆屠飛斬,同意西秦乞和,命右衛大將軍臧羆率凱旋之師偕同西秦使團一道返京。
加封蕭關大將軍屠飛斬為安西大都護,賜爵位安西侯,全權撫慰最新納入大魏版圖的西秦領地百姓。
楊謙捧著奏疏看了又看,發現這封奏疏與眾不同。
其他奏疏都是地方官員上報,隻有這份奏疏是禮部鴻臚寺聯名上報,疑竇叢生:“溫大人,我記得迎接凱旋之師和外國使團皆有定例可循,禮部和鴻臚寺照例執行即可,何必多此一舉,上疏請示呢?”
溫客行提壺為楊謙斟了一杯茶,將茶壺放回火爐,悠然轉身:“公子,迎接凱旋之師的確有定例可循,接待外國使臣也有定例可循。
隻是這次使臣有點特殊,是西秦公主,鼎鼎大名的西秦第一美人,又為和親而來,有點棘手。”
楊謙挑了挑眉:“有何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