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這事急不得,須從長計議。
他食不知味的吃完晚膳,直到放下碗筷都沒留意到今晚吃的是什麼。
睡前,楊謙發現一件怪事。
他回到魏國快三個月,按理來說楚國那邊的消息早就傳到魏國。
他化名楊柳跟楚國女帝項櫻相識相戀,搞出一個孩子,成為楚國的皇夫攝政王。
如此驚天動地的大新聞不是應該在魏國引起軒然大波和激烈討論嗎?
為何蘇醒這麼多天,除了畢雲天和寒夫人無意中提了一嘴,其餘人幾乎從來不提此事,仿佛他在楚國經曆的一切被人抹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心裡藏著事,翻來覆去睡不著,偷偷把竹韻叫到床邊,詢問竹韻如何看待他和項櫻的關係,特彆是他成為楚國的皇夫攝政王。
竹韻眨著水靈靈的大眼睛,現出茫然:“公子,你在說什麼胡話呢?
你是被尊鉞擄去楚國的,我們費儘千辛萬苦才把你救出來。
你和楚國女帝素不相識,更沒有發生過什麼關係。
楚國女帝的相好叫楊柳,楊柳才是皇夫攝政王。
一個多月前,他們在江陵奉子成婚。
此事早已傳遍天下,人儘皆知。”
楊謙心中一驚,繼而一痛,茫然看向竹韻。
什麼意思?
楚國怎麼還有一個楊柳?
楊柳與女帝項櫻奉子成婚?
那我是誰?
這是什麼劇情?
他心中掀起一陣驚濤駭浪,百思不得其解。
竹韻見他狀若癡呆,不敢再聊這個話題,悄悄溜了出去。
他想了許久也想不明白,決定找個機會當麵問一問太師老爹。
可是太師老爹神龍見首不見尾,最近很難看到他,也不知在忙些什麼。
次日辰時,早膳之前,他按慣例來後院練刀,畢雲天竹韻依舊替他把風。
花園有兩棵四季常綠的闊葉樹,一棵是香樟,一棵叫不出名字。
前幾天已將香樟樹下端的綠葉斬儘,今天去練另外一棵。
練完刀去吃早飯,吃完早飯再去快雪樓批閱奏疏。
第一天的奏疏相對容易,除了最後一封西秦和親算是有點難度,其他奏疏無非是可與不可的單項選擇題。
今天奏疏明顯難度升級,不是一句“可與不可”,而要給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最棘手的一封就是京都府城南縣天水鎮的土地性質之爭。
這份奏疏是京都府送來的。
城南縣天水鎮有宗地,麵積大概七千頃。
數十年前,這塊地曾是土壤肥沃的良田,適合種植水稻,產量極高,可以養活很多人。
六王之亂後,雒京內外死了千千萬萬的人,這塊地的地主全家死於戰亂,佃戶紛紛逃往他鄉,遂成無主荒地,長滿野草荊棘。
過了幾年,局勢漸漸穩定。
那時人丁稀少,閒置土地極多,沒人理會這些荒地,南衙禁軍遂在這塊地上建了一個養馬場,飼養軍馬。
在楊鎮的勵精圖治下,大魏朝廷獎勵耕織、獎勵農桑、獎勵生育,雒京附近的經濟人口迅速複蘇,人口越來越密,原有良田開始不夠用了。
為了騰出更多良田供應新增人口,楊鎮頒下墾荒令,鼓勵百姓墾荒。
凡是將荒地改造農田的,五年內減免一應田租稅賦,同時勒令所有馬場遷往彆處。
這塊地上的戰馬先後遷移,一些新遷入的流民在土地上燒荒種糧。
此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在農戶揮汗如雨的耕作下,產量迅速攀升。
遷到這塊地上的流民連續幾年大豐收,且因是荒地改造的良田,不需向官府繳納田租稅賦,百姓遠比附近原有農民來的富裕。
鄉下人最是見不得彆人好。
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去京都府瘋狂告狀,說那塊地根本不是荒地,而是肥沃良田。
城南縣官員收了那些地主農戶的賄賂,故意依墾荒免稅法令減免稅賦,屬於貪汙瀆職,請求依法懲處,並補收他們的田租稅賦。
京都府尹淩江派人去天水鎮核查,調查完後也是頭大如鬥。
這塊地幾十年前確是良田,說是良田並不算錯。
荒廢了幾十年,完全是流民重新開墾的,說是荒地也有道理。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