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頒布詔書,遍告大魏全體臣民。
封太師楊鎮為雒京王,建天子旌旗,加九錫,假節鉞,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統攝朝政,一體節製天下兵馬。
封夫人寒盈為正妃,側夫人莫哲君齊芙蕖為側妃。
封三公子楊謙為世子。
封二小姐楊玉蓉為懷安郡主。
封四小姐楊玉桂為懷柔郡主。
封五小姐楊玉鳶為懷閔郡主。
封已故大公子楊謹長女楊曉蘭為明玉縣主。
封已故大公子楊謹次女楊曉涵為明月縣主。
封已故二公子楊慎獨女楊雪瓏為明禮縣主。
詭異的是,宣讀詔書的時候,在京六品以上文武官員悉數到場,偏偏正主太師楊鎮和三公子楊謙雙雙缺席。
太師楊鎮缺席的理由是偶感風寒,身體抱恙。
三公子楊謙缺席的理由是昨日被皇帝陛下下詔禁足府裡,閉門思過。
滿朝文武皆大歡喜,眉飛色舞。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蕭元鷹如喪考妣,全程繃著一張冷若寒霜的死人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頡讀完詔書,皇帝蕭元鷹好似丟了魂,咕咚一聲栽倒在禦榻之下,冕旒摔得滿地都是。
百官看著伏地抽搐的皇帝蕭元鷹,微微冷笑,像沒事人一樣離開太極殿。
在忠於太師的朝臣看來,蕭氏魏國三十五年前就亡了,亡於那場慘絕人寰的六王之亂。
是太師重情重義,為了報答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強行為蕭家皇室續命三十五年。
蕭家皇室這三十五年的尊榮是太師賞的,如今太師想要收回這一切,有何不可?
這個天下,有德者居之,有能者居之。
這是一個新王朝呱呱誕生的序曲,也是蕭家魏國即將告彆曆史舞台的尾聲。
封異姓王是大魏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事件,本應舉行隆重的封王典禮以示慶賀。
太師楊鎮興許是考慮到此事並不光彩,沒有同意朝野上下大張旗鼓的慶祝。
他以西部戰事剛剛告一段落、國庫消耗甚劇、百姓負擔沉屙為由,一切從簡,派人悄無聲息將“太師府”的鎏金牌匾換成“雒京王府”。
僅此而已。
至於府裡的陳設裝飾,早比皇宮還要美輪美奐,恢弘大氣,不需格外按王府規格重新擴建,僅僅需要局部翻新裝飾。
文武百官離開太極殿,風風火火驅車坐轎趕到太師府朝拜新王。
雒京王楊鎮才是主子,大魏國真正的話事人。
當百官在中郎將關禮雲的引領下步入太師府議事廳,卻沒有看到太師楊鎮。
坐在議事廳王座的赫然是三公子楊謙,也就是雒京王世子。
楊謙頭戴流光四溢的綴珠金冠,穿著鑲嵌金絲扁線的深黑蟒袍,正襟危坐於王榻之上。
他明明坐的板板正正,眉眼間總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流氓氣質。
百官相當彆扭。
但是沒人敢笑。
即便是跟楊謙關係親厚的左衛大將軍荼冷、右衛大將軍臧羆等人,也堆出滿臉的肅穆表情。
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跟楊謙打趣逗樂,說葷段子,但不是今天。
剛剛還在皇宮宣讀詔書的內侍監總領太監曹頡竟比百官早一步抵達議事廳。
殿中,王座左側站著肥胖如豬的中書侍郎溫客行,右側站著總領太監曹頡。
曹頡輕輕甩了甩拂塵,尖著嗓子大喊一聲。
“王爺身體欠安,不宜吹風,由世子代王爺受百官朝賀。跪。”
百官撩起官服跪地。
楊謙一副喝了隔夜酒還沒醒的樣子,看到大殿烏壓壓跪了一大片,突然清醒過來,哎喲一聲,立馬跳起來。
“什麼情況?怎麼都在拜我?”
他前晚在藥力加持下,跟白狐公主激戰兩個時辰。
龍鳳合歡散藥力六個時辰,他提前繳械投降,藥力殘留體內,沒有完全發泄。
昨兒下午服用婁寒精心調配的補藥,一口氣從未時睡到今天晨時。
剛醒,大腦處於混沌之中,就被侍女青蘿殷霞等人七手八腳拖下床。
洗漱完,穿上一套嶄新的深黑蟒袍,戴上一頂前所未見的璀璨金冠,簇擁著走進議事大廳。
他從頭至尾都不知道是在乾嘛。
能不吃驚嗎?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