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韻等四大侍女養傷期間,新來的大侍女青蘿殷霞性格相左,彼此生疏的很。
院裡雖有一群侍女仆役,大多地位低下,隻配在外麵和廚房幫工,無事不準踏進內室,晚上翠柏院總是顯得冷冷清清。
換上書生青衫的甘虯匆匆趕來,朝楊謙行禮,楊謙邀他緊挨著自己坐下。
楊謙從楚國皇夫攝政王變成魏國雒京王府的世子,轉變不可謂不大,甘虯心裡自然藏著很多疑惑。
但楊謙不說他就不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誰沒有一些秘密呀?
青蘿嫋娜替甘虯斟茶。
趁他喝第一口茶的功夫,楊謙簡要介紹王妃調兵的前因後果,還把溫客行燒信一事合盤托出,想聽聽他有什麼好主意。
此人寒窗苦讀三十餘年,學識淵深,為家世所累,沒資格參加科舉考試,弄得年近四十還庸庸碌碌,浪蕩無依。
況他所學頗雜,主修的卻是屠龍之術,尋常百姓學屠龍之術,注定沒有用武之地。
甘虯對魏國朝局所知不多,楊謙大概講了一下,他很快掌握了幾分。
他若有所思的摳了摳腦門,不急不緩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世子,以學生之見,溫大人燒毀密信,既是顧全大局,也是保全公子,公子不可怪罪溫大人。”
楊謙滿目訝然,瞪著甘虯。“你這話是何意思?他怎麼保全了我?”
甘虯左手端著茶碗侃侃而談。
“王爺剛將權柄交到世子手上,隨後雒京就傳出王爺升天的謠言。
世子尚未坐穩寶座,朝野人心尚未歸附。
世子想借王妃密信一舉鏟除莫夫人齊夫人背後的勢力,想法很好,但以當前世子對朝局的把控程度,當真可以一舉鏟除莫夫人齊夫人及其背後的兩大都督?
學生以為著實是異想天開。
他們家族勢力龐大,牽連甚廣,一著不慎反而會逼的他們翻臉,引來兩位大都督更快進京。
如今魏國局勢看似風平浪靜,但雒京受謠言影響早已暗流湧動。
世子第一要務是穩朝局撫人心,切不可讓雒京內亂,更不能為揪出政敵而罔顧實際,引外軍進城呀。”
甘虯的話甚是有理,楊謙算是聽進去了。
楊謙慢悠悠的轉動茶杯蓋子,細細咀嚼甘虯有條有理的勸告,躁動的心慢慢平複,緊繃的臉色有所緩和。
是呀!天真了!
莫夫人齊夫人家族勢力龐大,故交好友遍布軍政兩界。
自己剛掌權,威望尚未建立,貿然對他們動手,最後可能落的跟建文帝朱允炆一樣下場。
小心駛得萬年船,多看一步總不是壞事。
他言不由衷的笑了笑,舉起茶杯敬甘虯一杯。
“先生言之有理,本世子受教了。
先生,我命人將你從楚國請來,是想拜先生為師,願先生輔佐我成就大業。
大魏文臣武將雖多,他們對我父王還算忠心,但對我的忠心不算多,我這世子殿下的位置並不穩當。
蕭家皇室就像一柄利劍懸在頭頂,殺又殺不得,不殺又無法再進一步。
地方上六道大都督和五關大將軍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些跟隨父王征戰多年的功勳宿將心高氣傲,父王若在,他們還算老實。
一旦父王升天,他們指不定就會蠢蠢欲動。
如今我手頭沒有多少心腹,急缺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頂尖謀士。
溫客行等人看似忠心,心裡可能看不起我,我始終看不透他們。”
甘虯手裡的茶杯輕輕晃動,激動地直視楊謙。
“世子謬讚,學生不過是蹉跎半生的一介書生,哪有本事替世子運籌帷幄?”
楊謙誠懇的搖了搖頭,麵色凝重。